您的位置: 首页 >会员风采>详细内容

最美“老科人”赵申启

发布时间:2016-03-11 信息来源:澧县老科协 【字体:


 

澧浦街道办老科协秘书长赵申启,是一位心系百姓、助人为乐的“热心肠”。自农机站站长岗位退休加入老科协后,虽已没了签字批条为民解难的权利,但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义务仍旧承担在肩。他是个农技行家,在过去的一年里,利用自己的专业技术为街道、社区领导排忧解难,圆满处理了20多起农业纠纷,均让当事人双方心悦诚服。同时,还牵头创办了凉粉草生产专业合作社,仅去年上半年为当地农民创收10万余元。无形中为失地农民创业增了收,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都是可观的。

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方面,可以说,不分时间、不择地点,见困即帮,行善落地。当纬七路动工后,老公路被破坏,人们出行受到影响。看到这种情况,他主动自带工具,自备资金,前往预制板厂购买预制板搭桥修路,方便过往行人。由于他的诚意打动了预制板老板,使其主动无偿献出两米以下短板30多块,搭建了田间小桥21处,极大方便了过往行人,受到群众交口称赞。看到农民去干涸的河边挑水不方便,他就利用业余时间到处收集石头、短板,自费修建了6处挑水码头,清除了2处淤塞水池。由于农村抛荒现象严重,田间小路已无法行走,他看见后,采取用锄头、镰刀和除草剂相结合的方法清理了杂草丛生的田间小路3000米,解决了居民必经之路过往不便的问题。农村环境污染是个普遍现象,塑料制品还能焚烧,玻璃瓶子是个头痛的事情,打破后刺车胎、伤人脚,而他利用早晚在自己视线范围内不遗余力地捡拾农药瓶、废酒瓶、玻璃渣。不认得的人还以为是捡渣货的。去年以来共收拣了3700多斤废玻璃瓶、玻璃渣。无偿送到废品站统一处理,相对改善了小范围内的环境,既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又减少了对农民兄弟的伤害。一年中共出资2000多元用于搭桥、整路等公益事业。有人说他不会吃、不会玩、只会做傻事,但广大老百姓都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是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最美“老科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