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会员风采>详细内容

余热生辉映晚霞

发布时间:2016-03-28 信息来源:桃源县老科协 【字体:


1


1

余热生辉映晚霞

——记桃源县老科协泥窝潭乡分会会长罗华国

桃源县老科协  余益新

   罗华国,桃源县泥窝潭乡人,1945年3月出生,中专文化,1964年9月应征入伍,1970年转业回乡,历任乡党委副书记、副区长等职务,40余年一直在生他养他的这块土地上奉献着。他退休以来的先进事迹主要是:

发挥余热  退休不退志

罗华国是当地出身农家、从事农事、心系农民的“三农”干部,在泥窝潭乡干部群众中享有很好的声誉。他在2005年退休之前,有几位在外经商办企业的知已好友上门求贤,请他任职帮忙,待遇从优,月新数千元;县里有几个单位征求他的意见,想请他出山做事。对于这些,罗华国都婉言谢绝。退休之后,乡党委、政府请他出任退休党支部书记和老科协分会会长时,他顾全大局,一人挑起了党支部书记和老科协会长两副担子。不久,乡里成立老年保健协会,书记、乡长安排他把老保协会长兼任起来,他也乐意接受了,从而一人挑起了三副担子,而且挑得有模有样。

转换角色  尽职不越位

老科协、老保协作为新型社会团体,是一项新生事物,起步晚、条件差、经费少、知名度低,加上刚从乡党委副书记位置上退下来不久,社会、部门、家庭的眼光、心态以及自身心理等方面都还很不适应,工作起来难度和压力不小。面对这种情况,他迅速调整思维,转换角色,更新观念,摆正位子,自觉尊重乡里党政领导,主动协调部门关系,准确把握工作方向,充分发挥副会长和理事们作用,虚心倾听广大会员意见,很快就使老科协分会工作步入常态,并跻身全县前列。

2011年,县老科协要求罗华国在该乡挑选一个村实施集村级老科协小组创建、健康长寿保健、新型农村建设和富硒农产品种植为一体的“四合一“试点,他乐意接受,并牵头在灵雨寺村开展了试点工作。2012年,全市老科协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与会人员到灵雨寺村现场参观,对其“四合一”试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此后,罗华国严格按照“条件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工作要求,先后在岩溪寺、青龙山等两个村建立了村级老科协小组,发展会员60余名。

近年来,罗华国坚持把老科协工作的着重点放在服务“三农”上,组织会员开展以水稻、油菜高产栽培、富硒农产品种植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实用技术培训12场次,培训群众700余人次;举办保健科普讲座3次,听课群众将近1000人次。

 

尽力而为  帮忙不添乱

罗华国的家庭是个组合家庭,后任妻子心脏病严重,儿媳和亲朋的事情往往牵扯他的精力,对他有些压力,但他从来没有因为私事推卸公事,始终信守“帮忙不添乱”的履职诺言。

2012年,罗华国乐意接受乡党委、政府委托,担负向常德市政府申报长寿之乡的工作,使该乡以3名百岁老人和百岁老人占人口总数十万分之十六的高比例获得“长寿之乡”称号,领回“长寿之乡”匾牌。

2013年,他服从乡党委政府安排,以老科协分会名义牵头筹建乡老年大学,做到了当年立项、当年建设、当年配套、当年开学。乡老年大学现有学员100人,开设有时事政治、农科讲座、自我保健等课程。乡老科协分会办公室设在乡老年大学,布置质量标准高,办公设备齐全。

    2014年,为推动自我保健科普工作深入发展,使县创建“中国长寿之乡”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县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发出的《关于在全县开展“健康长寿夫妻”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桃长寿发〔2014〕1号)精神在本乡得到落实,罗华国主动请缨,由乡老科协分会主持开展健康长寿夫妻评选活动,在其评选出的健康长寿夫妻中,其中一对结发夫妻平均年龄89.5岁、且双方健康。当年9月30日,罗华国专门陪同这对健康长寿老人出席了桃源县首届健康长寿夫妻评选表彰大会。

    罗华国作为退休人员,担任三重职务,往往开会多、应酬多、工作协调时间多,但他从不因难、因苦埋怨同事和下属,而是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决策民主,办事公开”的良好作风来激励大家的工作热情。近几年每逢老年节,他除牵头组织乡老科协分会会员参加乡里主持的老年节座谈会以外,还想方设法为建有老科协小组的村召开老年节座谈会议提供支持与帮助,深得会员称赞。

   罗华国作风过硬,工作有方,善于听取群众意见,乐于开拓创新工作。因而在他担任会长以后,泥窝潭乡在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没有变动的情况下,老科协工作被动的状况得以改变,各项工作走在了全县乡镇分会的前头。2014年,罗华国荣获全市“老科协工作先进个人” 称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