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 为 农 友 架 金 桥
乐 为 农 友 架 金 桥
——记桃源县老科协常务理事、高级农艺师江克平
桃源县老科协 余益新
他,退休不退志。为了帮助农民朋友脱贫致富奔小康,他坚持建园办点作示范、传道授业送真经、排忧解难献良策,硬是把农村实用技术送进了乡村农户,为众多农民应用实用技术脱贫致富、奔向全面小康架起了一座座金色之桥,受到各级领导高度赞扬和农民群众真诚信赖。他,就是曾被中央电视台誉为“热爱科技到痴迷程度的强人”、常德市老科技精英、桃源县老科协常务理事、青林乡老科协分会会长、高级农艺师江克平。
建 园 办 点 作 示 范
2003年退休以后,江克平觉得自己身体尚好,还能为农民朋友应用实用技术脱贫致富奔小康助力使劲。正是这种“退休未敢忘民富”的思想,激励他在县老科协支持下,租赁土地8.66亩,办起了农林科技引种观察园,并先后从全国各地引进桃、李、柑桔、山药等13类、113个优良新品种进行开发研究,获取了大量的种植技术资料。他所引进的油桃金山早红、曙光、蟠桃皇后、脆蜜桃等品种,经过省、市、县各级专家共同鉴定认可,成了桃源县发展桃产业的主栽品种,改写了南方不能栽植油桃的结论。他在观察园内种植的富硒山药、富硒南瓜、富硒萝卜、富硒红薯、富硒柑桔、富硒油菜等作物,均具绿色无公害特点,其中富硒山药被湖南省补硒办确定为全省补硒工程指定农产品,富硒油菜受到湖北恩施硒专家朱光明和湖南省农科院张秀菊教授好评,吸引了县内外无数农民群众参观学习。
2010年7月,江克平极力倡导在全县油菜主产区实施“油菜高产组装配套栽培新技术”示范,得到县老科协领导大力支持,当即确定在漆河、架桥、枫树、青林、车湖垸、陬市、漳江、三阳港等8个乡镇的10个村创办油菜高产示范样板,并于8月9日举办了由8个乡镇老科协分会会长及村党支部书记参加的技术培训班。此后,江克平把培训资料送到县科技局科技情报站,该站在桃源科技信息网“新技术推广”专栏刊登了这套技术资料,在县内引起强烈反响。为把油菜高产示范样板办出成效与水平,江克平先后深入到12个村召开群众大会和广播大会,进行技术讲座,受到农民热烈欢迎。在油菜高产示范样板辐射带动下,桃源县油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展,单位产量大幅提升。近些年来,江克平先后深入到全县20多个乡镇的50余个村,举办技术讲座,向农民群众传授水稻、油菜、棉花高产组装配套栽培新技术,创办高产示范样板。示范面积达到4.4万余亩,其中高产水稻1.5万亩,高产油菜2.1万亩,高产棉花0.9万亩。
传 道 授 业 送 真 经
赠人千金不如教人一技,这是江克平长期从事农村实用技术推广普及的切身体会。退休以来这些年,江克平时常接到县内县外干部群众邀请。有的请他传授水稻、棉花、油菜种植技术;有的请他现场指导果树培管;还有的请他指导富硒农产品开发。对于这类来信、来电或当面邀请,他都一一地记在记事本上,并按轻重缓急科学安排,一年四季忙个不停。 他经常起早摸黑,风里来,雨里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穿山越岭,走村入户,先后深入到全县40个乡镇中的35个乡镇、300多个村组,开展科技培训400多场次、接受培训指导的人数超过3万余人次;创办科技示范样板几十个;推广新品种、新农药、新化肥、新技术300余项(个);印发各类科普宣传资料5万多份;深入田间地头、果园现场指导300余次;帮助果农无偿嫁接果苗上千株,引领一批又一批农民朋友走上了科技致富奔小康的道路。马宗岭乡柑桔遭受大实蝇危害的那阵子,江克平先后13次应邀到该乡传授柑桔培管及大实蝇防治技术。那年6月中旬防治柑桔大实蝇产卵的关键时刻,该乡柑桔协会会长杨学初请他讲课,他正好感冒发烧,上午讲了一个村,吃不下中餐,下午又赶到另一个村讲课,硬是带着39.5度的高烧讲完了两堂技术课。
为了让更多农民朋友应用实用技术增产增收,脱贫致富,江克平根据农民群众的反映和请求,把自己退休前后从事水稻、油菜、棉花及果树栽培方面积累的成功经验,整理成通俗易懂、便于操作、实用性强的小册子——《农友真金》,并于2009年建党节前交由中共桃源县委组织部责成县科协印制成书下发,受到农友普遍欢迎。热市镇松林村党支部书记李长林从镇上领到《农友真金》后,多次通过电话向江克平咨询柑桔丰产管理技术,每次他都不厌其烦地给予技术指导。在江克平耐心指导下,李长林家的南丰蜜桔连年获得好收成,去年达到8万斤,比原有产量翻了两番。
排 忧 解 难 献 良 策
江克平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忧乐冷暖挂在心头,不论是哪个地方的农民有求于他,他总是乐意应承,毫不保留地为其排忧解难、提供指导。2009年,太平桥乡游先奇种植的47亩岳优9113富硒晚稻,由于插秧季节推迟,插后又因久晴不雨,禾苗普遍干枯,失收基本成定局。江克平接到游先奇的求援电话后,及时赶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使那片濒临绝收的晚稻获得总产3万余斤的收成,挽回经济损失3万多元。当年秋收过后,游先奇特意给江克平赠送了一面写有“科技攻难关,服务下田间;失收变有收,亩产上六百”的锦旗,对他表示由衷的感谢。
青林回维乡堆金村11组的李银仿,只有小学文化,科技致富能力弱,是个远近闻名的特困户。江克平退休前主动与他交朋友,退休以后还一如既往地扶持他,鼓励他学科技、用科技,手把手地教给他种养技术,无偿提供优质果苗,帮助购买农用生产资料,送衣送鞋送温暖。经过江克平连续多年的热情扶持,李银仿终于成了当地拥有新式楼房、家用电器齐全、农用机械俱备、银行存款6位数的小康之家。
退休十余年来,江克平先后与130多个农户建立联系与帮扶关系,其中联系较为密切的长年保持20个左右。2012年秋收过后,本乡村民陈华堂计划把周边几个村多年抛荒的100多亩水田租赁过来种水稻,但是技术底气不足,请求他当技术顾问。江克平爽快应承下来,并把他纳入自己的联系对象。次年开春以后,江克平多次应陈华堂之邀到其田间地块进行现场指导,还经常电话回答他的咨询。那年,陈华堂所种的43亩双季稻和70亩一季稻,总产5.68万公斤,亩平超过500公斤。
江克平帮助农民朋友科技致富的事迹,在桃源农村广泛传颂。2006年7月,江克平被中共桃源县委、桃源县人民政府授予“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2010年12月,他先后被湖南省老科协授予“优秀老科技工作者”称号;2012年4月,他被中共桃源县委组织部、县委老干部局、县人社局、县老科协授予“老科技功臣”称号;2014年被常德市老科协授予“老科技精英”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