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会员风采>详细内容

市老科协教育分会理事、常德鸿志学校校长

发布时间:2016-03-29 信息来源:常德市老科协教育分会 【字体:

办好“鸿志”  服务社会

 

市老科协教育分会理事、常德鸿志学校校长

陈集中

 

常德鸿志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市老科协教育分会创办,市教育局主管的民办中职学校。学校开设文秘、旅游服务及管理、电子技术及应用三个专业,18个教学班,现有在     校生900人,在籍学生1200人,教职员工60人。

学校开办十三年来,一直稳步发展,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益和社会效益。每年年检评估,都是优秀学校,学校党支部被中共常德市委授予了全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光荣称号,企业界评价鸿志学校为职业教育的典范,技能人才的摇篮”,华为、三星、富士康、天马国旅等多家五百强企业授予了鸿志“优秀培训基地”的匾牌,《常德日报》撰写了“鸿志实现订单式培养”,“农家子弟成才摇篮”等10多篇新闻特写推介鸿志,《湖南教育》发表万字长篇通讯,分“关爱无微不至”、“管理严格精细”、“教学注重技能”、“就业保障有力”四个专题推介鸿志,评价鸿志为“老百姓信得过的好学校”。

常德鸿志学校是成功的,成功的原因在于三个“得益于”,并由此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风格。

一、得益于强大的后盾支撑。鸿志学校的办学背景与其他学校不同,鸿志学校由市老科协教育分会创办,市教育局主管,由于老科协教育专家的影响力,鸿志学校一直受到市老科协领导的高度关注和关心,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关心。同时,鸿志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育老专家这一宝贵的教育资源,凝炼教育理念,指导教育实践,破解了中职教育在招生、管理、就业等方面的诸多难题,让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让学校步入了良性循环。

二、得益于严格的内部管理。鸿志的严管,首先健全制度管理。我们在教育老科协的指导下,建立完善了《班主任工作评估细则》、《教学工作评估细则》、《学生行为规范》系统管理制度,我们利用制度量化评估,根据制度奖优罚劣。这样,保持了管理的严肃性、公平性、持续性。二是注重细节管理。如:个人形象、课堂纪律、宿舍卫生、日常用品、休假日外出、请、销假程序等一切学生活动场所和活动方式,无一不在学校的管理和掌控之中,按照学生的说法就是“从早管到晚,从头管到脚”。三是实行责任联动。学生的行为与班主任、家长捆绑在一起。学生违纪扣操行分,则扣班主任工作分,扣分就要扣工资。学生严重违纪,家长必须到学校共同教育孩子,签订教育协议,给学生戴紧箍咒。这样,保持了管理的有效性。由于学校严管,鸿志办学十三年没有治安安全事故,没有群殴群斗,没有罪错生,学生文明,校风优良,校园宁静。

三、得益于真正的校企联合办学。

对于校企联合办学,我们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找到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和路子。

第一、根据专业设置,多元选择合作伙伴。学校与之合作的应该是多个企业,或是相同行业的企业群体,决不能吊死在一棵树上。因为企业界竞争激烈,每个企业都有潜在的危机,再者,学校不仅开设一个专业。合作伙伴多元化,可以不因某个企业的波动而波及到学生的就业,还可以让学生就业做到专业对口,有多个选择机会。鸿志学校的电子专业与华为、三星、技嘉、富士康、TCL、OPPO等IT行业的多个知名企业合作,导游专业与天马、华天、大湘西、黄龙洞等旅游行业多个单位合作,文秘专业与多个企业管理部门合作。

第二、根据教学实际,不断丰富合作内容。

一是企业参与教学计划的制订。企业根据生产需要和岗位要求,对学校教学计划和开课设节提出建议,进行教材的取舍或融合。学校则根据企业生产实际,打破职教的传统常规,跳出普高模式,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对某些课程只上实用章节,增开主板技术、手机维修课。实用技术教材由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编写。

二是企业帮助学校培训专业课教师。鸿志学校每年都派2—3名专业课教师到合作单位学习或到车间工作两到三个月,感受企业文化,提高技艺水平。校领导每年轮流到合作单位走访参观一次,扩大办学视野。与此同时,合作单位也抽调工程师参加省市教育部门举办的教师培训,学习教学方法和教育理论,提高教学水平。

三是企业派工程师常驻学校讲课。鸿志的电子专业,有三个来自不同企业的工程师常年驻校讲课,两个讲主板技术,一个讲手机技术。导游专业全是来自天马、华天的尖子导游执教。

四是企业到校主持技能大赛,由主持单位提供竞赛材料和奖金,派领导到校为优秀学生颁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的求学精神。这种竞赛哪个单位来主持就用哪个单位的名称来命名,如:三星杯、技嘉杯、富士康杯等。

五是企业把岗前培训搬到学校。鸿志学校电子专业的所有毕业生,无论去哪个单位上班,都要经过多个联办单位一个星期或一个月的岗前培训,一般由联办单位的维修部门、设备部门、质量部门、资材部门的主管授课。这样,同学们受到了不同单位、不同部门的风格熏陶和技术锤炼,受益匪浅,大大提高了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导游班则由联办单位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法,由尖子导游一人带一个,训练一个月,再单独上岗工作。

六是把企业文化引进校园。我们仿效企业的某些管理办法,使学生日常管理趋近企业要求。

第三、根据市场需要,积极拓展合作模式。校企联合办学,学校应该是主动者,完全靠学校去拓展争取。由中国的国情所决定,企业不太关注职教,他们的任务是产供销,目标是税收和利润,用人靠中介,况且很多企业追求短期效益最大化。因而,校企联合,学校应该是主动者,学校要有强有力的班子与企业经常联系沟通,与他们交朋友,成为校企联合的纽带和桥梁。为此,鸿志学校在深圳注册了“深圳鸿志伟业科技有限公司”,有牌子、有班子、有房子、有车子,专门与联办单位对接。同时,鸿志公司充分利用联办单位的优势,进行劳务派遣,在他们内部设有车间,进行电子产品的维修、组装和销售。鸿志公司还进行教育输出,对外省某些中职毕业班进行培训和安置。通过上述业务活动,鸿志公司取得了比较充足的活动经费。

鸿志学校的校企联合办学,获得了学生、企业、学校三赢的美妙效果。其中最大赢家是学生,他们在校学到了真本领,毕业上岗高品位。鸿志办学十三年,培养毕业生四千多人,没有一个上流水线做普工。我们让家长们的期盼、学生们的希望得到了实现。二是企业赢得了人才。鸿志培养的学生上岗就能上手,即减少培训环节,又迅速成为企业骨干。通过他们,企业很快将研发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三是学校赢得了发展。我们鸿志学校由于实行了校企联合办学,抓住了就业这个牛鼻子,尽管当前生源不断减少,普职分流比例不协调,生源地域封锁登峰造极,加之鸿志学校地处偏远郊区,交通不便,校舍陈旧,但鸿志学校仍能按计划完成招生任务,使学校保持了稳定合适的规模。目前,鸿志学校已发展成了一个职教小集团——“鸿志教育”。“鸿志教育”下辖三个法人单位——常德鸿志学校、深圳鸿志公司、临澧鸿志农林科技公司;四个培训点——大理、文山、红河、随州四所联办职业学校的培训点。

在办学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教育工作尤其是中职教育工作,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动态过程。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将进一步践行正确的办学理念,强化内部管理,推进校企联合,不断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果,让鸿志学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