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老科协组织作用
充分发挥老科协组织作用
助推临澧黄花鱼产业发展
临澧县老科协
我县老科协共29个分会,2000多名会员(含村和社区),具有中、高级职称老科技人才488名。全县拥有大小水库151座,骨干塘2500多处,正常蓄水量达3.15亿立方米,黄花鱼可养殖水域达10万多亩。
近年来,我们组织广大老科技工作者,围绕临澧黄花鱼产业发展,积极建言,量力服务,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并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2013年荣获国家质监总局颁发的“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商标,已列入世界保护产品铭录。同时,组建了宋玉黄花鱼专业合作社,配套了临澧黄花鱼鱼苗人工孵化繁育基地,发展了一批黄花鱼养殖专业户,累计投放黄花鱼鱼苗1000多万尾,黄花鱼养殖水面达到3.5万亩,今年鲜鱼总产可突破10万斤,年加工黄花鱼成品鱼3万条以上,并生产有有水晶、酱香、手撕和特辣、中辣、原味等多个不同口味的黄花鱼美食品种,开辟有临澧黄花鱼特色餐馆和黄花鱼招牌菜等,为助推临澧黄花鱼产业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回顾总结,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营造氛围,争取领导重视。临澧黄花鱼是我县的特色资源,原产于我县望城乡看花村宋玉墓旁的道水河水域,推广于宋朝时期,并列入宫廷贡品,发展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为把我县黄花鱼特色水产品资源利用发展好,县老科协一届传一届,一级抓一级,做了比较扎实的基础工作,赢得了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重视与好评。以往临澧黄花鱼休闲难钓到、市场难买到、餐馆难吃到、送礼难找到的现状正在得到解决。一是调研建言,积极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近些年来,我县老科协一直关注临澧黄花鱼这一具有地方品牌特色的资源利用与发展。上届老科协会长王宏忠同志曾带领老科协一班人,联合投资,在望城同欢水库兴办了黄花鱼高产养殖示范点,养殖水面达40亩,获得了亩产黄花鱼800多斤的好效果。现任老科协第一会长黎卫平、会长王承荣同志接过接力棒后,一如既往,十分看重黄花鱼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保护和发展,组织广大老科技工作者,为打造中国黄花鱼之乡献计出力,立足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为把上届传递的接力棒跑好,黄花鱼品牌打响,围绕黄花鱼产业发展亲自部署调研课题,亲自主持召开调研座谈会,亲自参与调研撰写报告,亲自落实养殖示范基地,在全县产生了积极影响。一年多来,先后进行了10多次专题调研座谈和走访,听取了方方面面的意见与建议,通过科学论证,撰写了《大力开发临澧黄花鱼前景广阔》和《关于打造中国黄花鱼之乡》等一批有针对性的调研论文,有的论文还被中国《当代水产》等刊物发表,为领导科学决策产生了积极影响。特别是市老科协领导多年来非常关心我县黄花鱼产业发展,第一会长钦时钟、会长蒋祖建等领导还亲临我县黄花鱼育苗基地现场视察指导,从各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二是合力谋划,积极申报地方保护产品特色品牌。在老科协的积极作为下,2013年,县委、县政府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作出了打造中国黄花鱼之乡的战略决策,县财政拨专款50多万元,由县农办牵头,县老科协、县畜牧兽医水产局、县水利局、县质监局、县工商局、县经管局等单位参与,组建了临澧黄花鱼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筹备组,通过近一年的努力,临澧黄花鱼于2013年12月获得了国家质监总局颁发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商标,现已列入世界保护产品铭录,这是全县农产品中唯一获得最高殊荣的产品,也是几届老科协和老科技工作者的心愿,为建设中国黄花鱼之乡和县域经济发展夯实了基础。三是大力宣传,积极营造产业发展氛围。近年来,中央电视台财经、农业和美食频道多次专题采访报道宣传推介临澧黄花鱼,在全国产生了积极影响。县委、县政府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乘势而上,加大临澧黄花鱼宣传推介力度,在207国道临澧境内设立有“打造中国黄花鱼之乡”广告宣传牌,树立了黄花鱼儿朝宋玉特大墓碑,恢复了黄花鱼天然产卵场。县电视台还安排了专题宣传栏目,定时宣传播放。县老科协和主管部门密切配合经常开展黄花鱼产业技术、加工、营销培训等,每年印发宣传技术资料上万份。目前,全县上下已形成黄花鱼产业发展氛围。县老科协理事、高级水产工程师邓绪明,今年已六十七岁,锲而不舍从事临澧黄花鱼生产研究和推广宣传三十多年,从未间断,为实现心中的梦,不怕麻烦,不争待遇,不讲价钱,不记年长,长期风里来,雨里去,烈日晒,寒风吹,奔波于黄花鱼养殖生产与产品加工之中,几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临澧黄花鱼的生长特性、养殖技术、高产经验等,撰写了近10万字的黄花鱼科普宣传资料,每年优惠给广大养殖户从外地调运投放黄花鱼苗达100多万尾,无偿为黄花鱼生产养殖投资累计达5万多元。仅2012年就为道水河人工放流和官亭水库投放黄花鱼鱼苗达50多万尾,投入金额达1.2万元。他的这种辛勤付出和执着追求得到了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第二、组织建社,优化产业服务。为了将国家地理标识保护产品——临澧黄花鱼产业做强、做大、做优,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农民致富的品牌产业,县老科协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2014年8月18日组建成立了临澧宋玉黄花鱼专业合作社,有县农办、畜牧兽医水产局、水利局、农开办、工商局、质监局、望城乡等15家单位的负责人和黄花鱼专业合作社会员代表共120多人参加了成立大会。成立大会由县农办主任彭耀忠主持,县工商局负责人宣读了成立“临澧宋玉黄花鱼专业合作社”的法律文件。县老科协会长、县人大原副主任王承荣为临澧宋玉黄花鱼专业合作社授牌,县老科协第一会长、县人大原主任黎卫平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县老科协理事、水产高级工程师邓绪明被推选为黄花鱼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专业合作社不仅有章程、有阵地、有网络、有基地,还明确了服务宗旨和发展目标。为响应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打造中国黄花鱼之乡”提供系列服务。即:统一育苗投放,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鱼病防治,统一规范管理,统一捕捞收购,统一加工营销等。虽然专业合作社启步较晚,但工作成效比较明显。目前全县已发展黄花鱼养殖注册会员200人,投黄花鱼鱼苗600多万尾,养殖水面达3.5万亩,高产精养水面约5000亩,是近些年来黄花鱼养殖成效最理想的一年。
第三、狠抓投入,推进产业发展。一是鼓励会员带头参与产业发展。全县17名乡镇老科协分会常务会长被推选为临澧宋玉黄花鱼专业合作社理事,而且都办有黄花鱼养殖示范基地。在专业合作社200多名注册会员中,有三分之二的会员都加入了老科协组织,他们在各乡镇为发展黄花鱼起到了较好的带动作用。四新岗镇老科协会员、黄花鱼专业合作社理事朱飞,租赁该镇红星水库200多亩水面,从去年开始全部投放了黄花鱼鱼苗。由于推广了科学套养,今年可产黄花鱼1万斤。目前,已有恒威华天、金帝等多家知名酒店与他签订了购销业务,产品不愁销路。仅此一项可获产值12万多元,在全镇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促进作用。二是投入资金大力扶持产业发展。由于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重视,今年县财政、县农办从农业产业化资金中又安排了40万元黄花鱼发展经费。县老科协尽管工作经费有限,多方争取资金近5万元,支持临澧黄花鱼专业合作社,并为乡镇老科协会长办点无偿提供黄花鱼鱼苗上百万尾。三是建设基地不断加速产业发展。去年以来,全县围绕做强、做大、做优临澧黄花鱼品牌产业,主要抓了黄花鱼育苗基地、养殖示范基地、产品加工基地建设。目前,临澧望城宋玉黄花鱼育苗基地正在不断配套完善,可基本满足全县养殖投放需要。在规模养殖上,已落实官亭水库、柏枝群英水库、望城同欢水库、文家浮山水库、杨板太平水库等5个万亩黄花鱼大水面养殖示范片。再通过2-3年的努力,全县年产黄花鱼可达到4000吨,通过精深加工和市场营销等举措,黄花鱼总产值将突破1亿元。目前以戴胡子为主的黄花鱼加工基地正在扩建、策划和提升之中。
最近,县委副书记、县长杨天生又专题听取了黄花鱼专业合作社情况汇报,并明确批示,县政府将出台相关激励举措,明确领导分管,明确发展目标,明确部门职责,明确奖励机制等。县财政每年从农业产业化项目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扶持黄花鱼产业发展。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和最佳美食品牌筹划、宣传力度,全力打造1-2个年加工1000吨以上黄花鱼的龙头企业,带动全县黄花鱼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