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于奉献 善于创新奏响卫生老科协之歌
甘于奉献 善于创新
奏响卫生老科协之歌
市直卫生分会
我会于2003年1月成立,现有会员228人,其中高级职称的101人。9个市直医疗卫生单位有8个单位建立了老科协会员活动小组,成立了自我保健讲师团,建立了两个社区医疗点和三个社区医疗联系点,与市老年大学联合开办了家庭卫生保健班。2008年我会被评为全省老科协工作先进集体,两次被评为全市老科协工作先进集体,两次被评为全市老科协自我保健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11月,市委组织部在市卫生局召开市直单位老科协工作经验交流会。
一、甘于奉献是做好老科协工作的基础
1.要有奉献精神才能做好老科协工作。为避免与公办医疗机构争市场,减少医疗单位对老科协的意见,我们不宜通过兴办医疗机构获得经费,主要靠上级拨款和单位赞助。所以,我们组织各种活动,驻会人员长期坚持值班,都只有一点少得可怜的补贴。我们更多的是靠骨干会员和专家们对卫生老科协工作的热爱,对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执着。我们有的驻会同志曾经接到过去民营医院任院长、当医生的邀请,薪水都很高,但他们都婉言谢绝了,在我们老科协的阵地上一干就是十几年,无怨无悔。我们有的驻会同志老母亲长期卧床需要人照顾,也尽可能地挤时间坚持驻会工作,做到了家事、公事两不误。我们十几位老专家都是高级职称,都是常德市医疗界比较著名的专科医生,他们参加义诊、义讲活动都不计报酬,而且热情很高。我们的老理事、常德职业技术学院的李正华老师,十几年来一直积极参加我会的各种活动,义诊、讲课、会诊、议事等。还经常自费为学员们打印讲稿,购买教学挂图,去年又向我会捐赠了1000元。今年4月,我会社区联系点鼎城区武陵镇体育馆社区诊所的医生胡林要拜我会几位老专家为师,老专家们不仅愉快地接受了,还再三表示愿意无偿指导,不计报酬。这许多老会员、老专家无私奉献的精神成就了我们卫生老科协,他们是我们永远可以依靠的中坚力量。
2.要有饱满的情怀才能做好老科协工作。一是对专业要有感情。爱专业,醉心于专业才能舍得为专业付出。我会老专家熊桂珍说得好,干了一辈子儿科,看到孩子们心里就有一种责任感,为孩子们看病心里特别高兴。她在医院的老专家门诊每天上午限定了20个号,上午看不完的她还约家长下午接着看,甚至休息时间也应患儿家长要求在家里接待患儿就诊。二是对人民要有亲情。我们许多老专家,以他们的技术水平和专业威望,完全可以应聘到民营医院去拿高薪水。但他们觉得,他们不习惯开大检查、大处方,时间久了不会受民营医院欢迎,因此,十几年来他们一直坚持在卫生老科协这块阵地上,不计报酬,倾心于用最简单的方法、最节省的费用为老百姓医疗,免费接待市民们的咨询,兢兢业业地为人民健康服务。三是对工作要有热情。我会驻会的三四位同志,十几年来把自己晚年的岁月投入到我会各项工作中,家里有困难想法克服,协会有困难一起出谋划策,自己动手,勤俭办一切事情。
3.要有激情飞扬的领导班子才能做好老科协工作。领导班子的激情决定协会的活力。精干的驻会班子是领导班子的中枢。我们一直把选好驻会人员摆在老科协工作的首位,精心挑选三四位奉献精神强、动手能力强、团队精神强的同志组成驻会班子。而一个好会长则是驻会班子的灵魂。会长必须极具奉献精神,极具组织能力,极具亲和力,极富开拓精神,百折不挠,才能在贫瘠的土地上开发出丰硕的成果。我们凭着多想主意,多说好话,多跑腿的精神打动各方面的领导和朋友,争取他们对老科协工作的重视支持,为老科协工作开展创造比较好的环境。
二、努力搭建献余热平台是做好老科协工作的关键
2003年以来,我们先后采取多种措施努力搭建老卫生科技工作者奉献余热的平台。一是搭建医疗服务平台。最初,我们设立社区医疗点,让老专家们直接为市民服务。但这一举措既要调用市直医疗单位离退休专家资源,又容易与市直医疗单位形成竞争态势,颇受市直医疗单位诟病。后来,我们建立医疗保健专家咨询中心,不开展医疗活动,只为市民提供免费的技术咨询,避免了与单位的矛盾。2007年后,我们又积极与市区的多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联系,派专家到社区做技术指导和开展义诊,很受社区卫生服务站和社区群众的欢迎。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设立了高血压监测点,向每位高血压患者发放监测手册,由专家跟踪监测,指导他们正确控制高血压,收到一定成效。我们在市老年大学设立的高血压监测点,8年多来所监测的高血压病友无一例发生心脑血管病事件,得到他们的交口称赞。现在,我会仍有3家社区医疗点、3家社区卫生服务联系点。二是搭建医疗保健科普平台。2006年起,我们在市老年大学开设了家庭卫生保健班,常年有7位各科专家为学员讲授医疗保健、自然疗法常识,10年来,从这个班走出去的学员有四五百人,有的又成了科学保健常识的传播者。我们建立了自我保健宣讲团,10位各科专家参与,根据市直分会和区县市老科协的要求举办自我保健常识讲座。10年来累计讲课60余堂,听众约上万人次。自我保健宣讲团的内科副主任医师刘雷中还被省老科协聘为科学养生自我保健讲师团讲师。我们还编印了《科学养生文摘》和《科学养生文摘(续集)》,发放到全市老科协会员,并向会员以外的中老年朋友发行。三是搭建自然疗法普及平台。2010年起,我们积极推广普及自然疗法,成立了自然疗法研究小组,举办了3次自然疗法骨干学习班,并组织市直卫生单位自然疗法爱好者4人参加了省老科协举办的自然疗法培训班。编印了《家庭自然疗法培训简明教材》和《播种健康 收获幸福——中老年养生保健36诀》,发放到全市老科协,市直分会会员基本上人手一册。我们还在市直卫生单位大力推广普及推拿按摩、艾灸、拔罐、312经络锻炼法和气功。每个单位都培训了1—3名自然疗法骨干,由他们再在本单位开展培训普及。市老年大学家庭保健班还每期安排约1/3的自然疗法课程。四是搭建科研科普作品交流平台。我们创办过自我保健科普小报《健康指南》,八开四版,科普文章大部分由我会专家撰稿,针对中老年人养生保健的热点,每期发表科普文章十一二篇到十四五篇,每年出版2—4期,发放到全市老科协,并在社区义诊时免费向市民发放。创刊5年,共发放2万多份。还搜集我会会员临床经验总结、医疗科研论文和养生保健体会的文章,汇编成会员科研论文和经验总结文集《晚秋枫红》,发放到我会全体会员,并赠送给年轻医务人员和中老年朋友。我们还向市老科协推荐优秀科研论文,近几年有3篇论文获奖。近四年,我们每年开展健康老人评选,并举行健康老人自我保健经验交流座谈会,会后形成座谈纪要,总结健康老人自我保健的经验,发放到我会全体会员手中。五是搭建卫生调查研究平台。近几年,我们先后接受了市卫生局交给的关于原市一医院德山分院办院方针的调查研究和全市中医药现状的调查研究任务。我会组织精干力量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分别写出了《市一医院德山分院调查报告》和《我市中医药现状调查报告》。我们在《市一医院德山分院调查报告》中提出,选派得力院长、让德山分院独立运作。一年后市委、市政府选派了市一医院药剂科主任张勇出任院长,市一医院德山分院恢复原市二医院名称,独立运作,迅速走出困境,医院建设、技术水平和业务收入都大大前进了一步。《我市中医药现状调查报告》呈送市委、市政府后,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改革和加强我市中医药工作的决定》,召开了高规格的全市中医药大会,推动了我市中医药工作的迅速发展。
三、完善体制机制是做好老科协工作的保证
1.建立名誉会长制。我们一直聘请各市直医疗卫生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我会名誉会长或名誉副会长,向他们发放聘书,及时向他们呈送老科协工作的有关文件,特别是中办转发的八部委《关于进一步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作用的意见》和省老科协编印的《中老年自我保健》杂志,争取他们对我会工作的重视与支持。
2.建立老科协工作联络员制。2006年,经市卫生局领导同意,在与各单位协商后,我们在各市直卫生单位建立了老科协工作联络员制度。各单位负责老干工作的科室(一般是人事科或老干科)明确一名同志具体负责老科协工作,承担起与我会建立联系、向单位领导汇报老科协工作、具体负责老科协日常工作的职责。我们每年召开2—3次联络员和理事会议,布置和检查工作,并每年进行评比。联络员制度建立后,我们形成了“单位一把手过问,分管组织人事的领导牵头,组织人事科或老干科主管,老科协工作联络员具体落实”的运作机制。这一机制得到了市委组织部和市老科协的充分肯定,并向全市推介。
3.建立老科协活动小组。为使老科协工作在市直卫生单位生根落脚,近些年,我们陆续在各市直卫生单位建立了老科协活动小组。小组由一位理事任组长,老科协工作联络员参加,本单位全体老科协会员为成员,与单位老干工作相结合,以老干活动室为活动阵地,以便灵活机动地开展活动,极大地提高会员参与率。市疾控中心的老科协活动小组在单位的支持下,组织会员和离退休职工每天坚持做有氧运动健身操,每年评选健康老人,进行离退休职工健康状况调查并写出了调查报告,得到了全体会员的拥护和单位领导的赞扬。
4.建立老科协工作常规。为规范老科协工作,我们把单位老科协工作概括为“三五工程”,即:各单位均有老科协工作的五种资料,即老科协会员花名册、老科协会议记录、老科协活动记录、保健报刊、老科协文件资料案卷。各单位年内开展五个活动,即组织一次老科协会员学习活动或召开一次会员会议,组织一次自我保健经验交流会或举办一次健康讲座,发动和搜集一次会员文章,并有会员文章入选本会论文集,慰问一次老科协会员,评选一次健康老人。各位理事年内完成五件工作,即在会员学习活动中宣传一次老科协工作,积极介绍、发展新会员至少一名,上交自己撰写的学术经验、实践总结、工作建议、医学科普文章至少一篇,参加我会组织的义诊等活动至少一次,带头掌握并坚持进行一项以上新的自我保健项目,重点是自然疗法。我们每年都要对“三五工程”进行考核评比。我们还建立了会长办公会制度、理事会制度、驻会工作人员制度,每月工作检查落实制度。近10多年来,我会分别在市妇幼保健院和市一医院召开了老科协工作现场会,先后有3人获得省老科协先进工作者,6人获得市老科协先进工作者,2个单位成为全市老科协工作先进单位,5个单位成为市直卫生系统老科协工作先进单位,5人成为先进联络员,6人成为先进理事,4人成为先进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