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 夕阳焕彩
与时俱进 夕阳焕彩
市直教育分会
常德市老科协教育分会于2001年10月19日成立。教育分会是以市教育局和市直学校、单位离退休教师(有中级职称以上)和教育行管干部为主体的社会团体,挂靠市教育局,接受市老科协的工作指导。
分会现有15个活动小组(会员单位),226名会员。其中,本、专科以上学历占96%,中高级职称占90%以上,科级干部21人,正副处级干部各4人,副厅级干部1人。现任会长刘钦林。
教育分会成立10多年来,贯彻中办发〔2005〕9号文件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保健康、献余热、促和谐”的工作方针,积极主动争取单位领导支持、提供活动平台,取得了一些成果,受到上级领导点赞。10多年间,教育分会六次被省市老科协评为先进单位,六次被省市老科协评为自我保健、科普工作先进单位,32名会员分获全国、省、市各种荣誉称号。回顾以往,我们主要开展以下活动:
一、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传送正能量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从来就是中小学教育内容的主体, 2006年,根据市老科协的部署,分会组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报告团”,由时任分会第一会长赵治政任团长,会长陈昌清、副会长张国雄任副团长。报告团共12人,撰写了“学会做人”、“爱国,人生最大的事情”等10个专题讲稿。其成员分别下到各校演讲,受到好评。
2006年8月,为配合中小学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胡锦涛提出的“八荣八耻”为纲,分八个主题,组织部分会员历时5个月,编写出版《八荣八耻教育参考资料》3000册。分发到市直各中小学校,既为第一线教育工作者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供了素材,又帮助师生进一步学习理解胡锦涛提出的“八荣八耻”的思想内涵及其重大意义。
2013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报告团”更名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辅导团”,成员由原12人调整为10人,就“如何实现中国梦”、“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中心内容对学生进行宣讲。8年间,“讲师团”共报告40多场,受教育学生达2万余人次。
二、为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助力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以文化人,这是市教育局在完成“普九”工作后采取的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合格学校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
2010年,教育分会配合市教育局推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举办了大型“市直学校文化建设成果巡展”。市城区14所学校均参加,共制作67块展牌。通过文字、图片,全面展示各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和师生精神风貌,历时35天,轮流到各校展出,促进相互启发、借鉴和提高。整个巡展期间,计有4万多名师生参观,都说“搞得好”。市教育局、各校师生称赞“老科协又做了一件大事、一件好事”。
2010年4月,分会成立“南风诗书画影社”,下设诗词、书法、绘画、摄影4个小组,第一批入社的老科协会员39人。其宗旨是弘扬传统,服务民生,助力教改,调节精神,促进和谐。
南风社会员积极参与创作。不少作品被常德市老年(老干部)书画诗词协会主编的《武陵红叶》选用。其中周宇先等10多名会员都出版了个人诗词、书、画和散文专集。会员周晖出版了四部文学作品,主编了一部歌谣集;其散文集《舞动的节拍》、诗歌集《舞雨》分别获第八届、第九届“丁玲文学奖”,小小说《代价》获全国文学艺术大奖赛金奖。会员傅孝清历时15年,绘就水彩画长卷《常德文化六千五百年》。此画卷长365米,宽0.76米,重量达120公斤,该作品绘有桃花岭、桃源山、德山、洞庭湖湿地等250个景点。2011年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授予傅孝清“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证书。
三、推动科技进步,服务经济建设
会员陈一凡,1987年退休后便参与国家级星火计划高新技术开发。2001年开始,他参加桃源县果树“富硒增甜素”技术研究。经过7年反复实验,终于在柑桔、红薯、大米、仙人掌、蔬菜等农作物“富硒”产品实验中取得成功,并获专利。1998~2011年,他举办大型科技知识讲座20余场,撰写讲稿40多万字。其业绩被编入《中国专家名人辞典》、《中国专家辞典》。2002年、2012年,他先后被评为“市优秀老科技工作者”和“市优秀老科普工作者”。
会员熊焱辉是常德市一中原“观星会”的创建者和指导教师。退休后欣然受聘“观星会”常年顾问,继续指导市——中学生“天文社团观星会”活动。他自编《天文知识》,培训会员,使“常德市一中观星会”发展为拥有170多名会员的跨校社团—常德市中学生观星会。创办会刊《启明星》(已刊印发行25期),建立观星会网站,向广大中学生及大众普及天文知识。指导学生及时发布天象预报,开展天文观测(包括人造天体过境、星座流星雨、土星、木星、金星伴月、日食、月食等)活动。2003年,“常德市一中观星会”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优秀科技实践活动一等奖。2012年,“常德市一中观星会”被湖南省青年联合会、湖南省学生联合会、共青团湖南省委评为湖南省首届“明星社团”。
2002年开始,会员胡辉经10年的潜心研究,发明“六区五位”拼音汉字输入法,使用简单,无重码,并实现了在windows7版上使用。同时,他对国家规范的201个部首和“六书”进行深入探讨,形成28万字的《解读汉语部首》一书。
会员黄兴民2002年创立“湖南省伟华科技有限公司”和“常德市中德招标有限公司”,年营业额达300余万元,解决部分青年就业,每年向国家交利税10余万元。会员万献庭2005年起,负责全市校方责任保险工作,仅2011年就为43.7万名中小学生代理平安保险,为27012名出险中小学生赔付保险金1369.4万元。
会员严高喜2002年创办养鸡场,引进富硒鸡蛋生产技术,其规模从7000羽发展到16000羽,每年获利10多万元。2008年被评为常德市“十佳”科技示范户。
会员龚梅初、云国祥各自自筹资金分别创办“夕阳红颐养院”和“福星养老院”。“夕阳红颐养院”投资1500万元,建筑面积4000㎡,300个床位,管理规范,先后被评为常德市和湖南省“孝亲养老之星”。两个养老院被市教育局确定为“常德市中小学生实践活动基地”,有计划地接待本市中小学生学习实践。
四、发挥团队优势,参与教学教研
2002年3月,市老科协教育分会会长陈昌清等14人组成督导组对武陵区所属南坪中学、河洑中学、丹洲中学等七所城郊初级中学的教学工作进行调研视导(含听课、评课、座谈等),2005年5月,对市城区同德职业技术学院、淮阳中学、外事专修学院等10所具有代表性的民办学校进行调研视导。2007年5月,市老科协教育分会组织各活动小组对市直9所中学初中26个班1430名学生的思想、学习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形成《市城区初中学生思想学习状况调查报告》。2008年4月,又对石门、临澧、汉寿、鼎城区、西湖农场等县、区教育工作进行为期两周的调查研究,了解各县、区建设教育强市的工作思路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形成的调研报告,为市政府、市教育局提供重要决策参考。
教育分会会长刘钦林领衔与市直高等幼师分会康建纯、杨锋、郭铁成等联合组成“幼儿教师职业准入标准”课题研究小组,对“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标准”及“标准实施办法”进行深入调查和理论探讨。此课题属于国家社会基金“十二五”规划教育学一般课题,是迄今为湖南省中专学校和中小学承担的最高级别的国家级课题,2012年开启,2016年结题。
2003年4月,教育分会筹办“常德鸿志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首批招生505人,到2012年,学校在籍学生达1200人,教职工60多人。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健全、严格,校风优良,教育质量上乘。年年被市教育局评为先进单位,《湖南教育》、韩国三星公司等称“鸿志学校是老百姓信得过的好学校”。
我分会的工作,尽管还存在许许多多的不足,但全面服务,主线鲜明,生动活泼的局面确已形成。我们有收获、有进步、有体会、有启发。主要是——
1.老科协教育分会要姓“教”——要发挥教育战线老同志的余热,围绕教书育人做好教育调研和教育科研,为教育决策和教育行政提供有力支撑。
2.有为才有位——不越位不添难,拾遗补缺,传递正能量。老科协的工作要围绕单位的需要主动去开展,这样,老科协活动就有所作为,便有了位置。
3.有位才能为——“位”指教育局和学校提供平台,保障人员,保障场地,保障经费。老科协工作离不开单位领导的重视与支持,特别是提供工作活动的平台与经费保障。
4.有能才可为——“能”即能力,老科协会员要有能力承担相应的工作任务。身体是基础,热情是关键,能力是保证。
5.要坚持依靠会员。老科协本是群众性的组织,依靠群众是它的天性,广大会员群众想起来了,动起来了,老科协工作必然日新月异,充满蓬勃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