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会员风采>详细内容

火红晚霞洒余晖 沅澧山水添秀美

发布时间:2015-10-20 信息来源:常德市老科协林业分会 【字体:

 

火红晚霞洒余晖  沅澧山水添秀美

市直林业分会

 

市老科协林业分会成立于200111月,现有会员44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一直以来,林业分会按照保健康、献余热、促和谐的总要求,围绕字做文章,在服务现代林业发展中奉献余热,为生态常德、幸福家园建设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

一、紧扣林业发展大局,主动承担科研任务

进入二十一世纪,国家实施林业以生态为主的发展战略,常德林业提出了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目标。我会围绕这个中心,积极开展科研与实验,得到局里的大力支持。

1.杨树品比实验。2002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杨树工程,实现林纸一体化。植树造林,种苗先行。我们应局党组的要求,向市老科协提出了开展杨树品比实验的建议,得到市老科协会长钦时中等老领导的重视和支持。2003年,我会由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营林高级工程师陈绍华牵头,刘守邦、孙安煜、张启元、谭晓华等会员组成课题组,采取田间随机区组设计,选用各地生长表现较好的10710820012025、中潜3号、三倍体毛白杨等6个品种,对照我市广泛推广栽植的中汉系列,在安乡县黄山头镇建立起杨树品比实验基地,定期、定位测量各品种的生长量,借以评估其生长规律,连续四年测定数据近万个。通过统计分析,我们提出了继续种植中汉系列品种外,可以大力推广2025和中潜3号杨树新品种,而三倍体毛白杨生长慢、抗性差,不适宜我市栽植的建议,被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广泛采纳。

2.油茶营养杯芽苗嫁接育苗技术标准化研究。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油茶产业发展作为丘岗山地综合开发的重要内容,针对品种混杂、管理粗放、产量低下等实际,提出新造与低改并举,建设196万亩优质高效油茶基地的发展目标。但由于我市广大农民习惯于种植寒露子油茶,而市内外基本没有寒露子育苗,且普通油茶育苗要2年才能上山造林,油茶良种苗木供应成为我市当时油茶产业发展最大瓶颈。为解决这一难题,提高油茶苗木繁育速度,降低育苗和造林成本,我会油茶专家卢世品研究员从2009年开始,开展了油茶营养杯芽苗嫁接育苗标准化研究,通过五年努力,培育良种茶苗300万株,成功摸索出砧苗培育、穗条采集、营养杯设置、营养土配制、芽接方法及培育管理等一整套技术措施,且当年育苗,当年可造林,克服了此前油茶芽苗嫁接育苗占用大量良田,苗期长、难管理,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低等缺点,比较效果、效益十分明显。

3.“常寒1号桉推广实验。我国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引种栽培优质造纸材料桉树,现为华南地区的重要造林树种。但桉树原产澳大利亚,属于热带树种,不耐低温。为扩大桉树种植区域,我会选育出常寒1号桉,耐寒最低可达-10℃,连续忍受低温时间长达30天,是耐寒性较强的无性系,同时又保持了速生、干型通直、分化小、形态稳定等特性,2010年通过了省科技厅、省林业厅的成果鉴定。为迅速推广这一成果,我会又在临澧县四新岗镇建立了常寒1号桉实验基地,担负起常寒1号桉推广实验任务。目前,该项目在市老科协、市科技局、市林业局的支持下,正有序实施。

4.紫薇引种栽培实验示范。紫薇具有花期长,观赏性强,抗污染、易栽培、适用性广等优良品质。2014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的远景规划,我会便在鼎城区草坪乡建立了紫薇引种栽培基地,引进“日本红叶乔木紫薇”、“美国红火球”、“红火叶”、“红火箭”等优良品种,为绿化、美化常德,打造国家森林城市贡献力量。

二、围绕加强三农主题,大力开展科技服务

1.着力优化柑桔品种结构,为柑橘提质提供服务。柑桔是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重要产品。但长期以来,尽管种植面积逐步增加,产量不断上升,产品市场却始终打不开,桔农收益并不理想。为找到症结、造福桔农,我会高级工程师王昌荣等会员深入石门县、桃源县等柑桔主产区,开展柑桔滞销专题调研,发现全市种植的基本是尾张、宫川等中熟品种,品种单一、采摘上市时间集中是造成价格低、卖桔难的根本原因,提出了调整品种结构、提高贮存保鲜技术、扩大加工升值等建议。并于2002年从浙江引进日南1特早熟桔苗50株,在临澧双九林场试种,三年挂果,8月中旬采摘。该品种果形美观、甜度适中、口感纯正,被确定为大力推广品种。日南1苗木,现已发展100多万株,同时,还培育优质柑、脐橙苗木100多万株。之后,研究员朱国全、王昌荣等会员先后分别在桃源县、鼎城区、临澧县建立起柑桔生产联系户,指导桔农通过高接换冠更换品种。这些措施,加快了我市柑桔品种结构调整步伐,有力促进了柑桔产业的发展。

2.着重利用资源特色优势,为林业增效提供服务。为了改变我市林业大资源小产业的状况,我们林业分会围绕发展林业产业开展工作,一是积极建言献策。我会刘守邦理事的常德市杨树发展近况和前景调研报告得到时任省委书记杨正午的批示,《竹子全身是宝,开发楠竹大有可为》论文被市老科协工作建言专报采用;会员王昌荣的常德市柑桔滞销的思考与对策被《湖南科技报》刊发。会员戴建成的我市油茶品种类型选择的建议立地条件对油茶生长结实影响的探讨以及油茶丰产栽培与林氛分析、刘守邦会员的学安吉,做大做强我市竹产业等调研成果,均获市老科协优秀论文奖。二是开展办点示范。服务油茶产业发展中,我会应常德长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邀请,在鼎城区长岭岗乡建立油茶丰产栽培技术示范基地”200亩,戴建成、卢世品两名会员被聘请为该基地专家组成员。卢世品专门编写了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要点实用手册,为茶农提供技术指导。在服务竹产业发展中,竹林专家、会员徐纪昌被市老科协聘请为技术顾问。他不仅经常下到基地进行技术指导,还编写了科普资料竹子种类资源分布及用途三是开展技术培训。2008年,我市遭遇罕见雨雪冰冻天气,给森林资源,尤其是楠竹造成严重损坏。我会积极配合局里,编写楠竹、松树、杉木等受害严重树种抗灾救灾技术要点,还委派刘守邦、徐纪昌等专家,随同在职技术人员,深入桃源县杨溪桥等楠竹重灾乡镇,举办现场培训班,实地指导抗灾救灾,培训竹农200余人次。2009年开始,我会把服务油茶产业发展作为技术培训的重点,戴建成、卢世品等油茶专家先后在桃源县、鼎城区、临澧县、汉寿县等地举办油茶嫁接、育苗、新造林、低产改造技术培训班30多期,协助局里举办以油茶为主题的农民培训班6期,累计培训基层林业技术人员、企业员工、农民3000余人次。会员戴建成,近几年一直活跃在市政府的“12396”科技网络平台,常年不计报酬,随时随地为全市茶农提供技术咨询服务,进行疑问解答。

3.着眼拓宽增收渠道,为农民致富提供服务。林业经济与森林资源培育相辅相成,是农民挖掘林地资源潜力、增收致富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2002年,我会会员李映忠从全国收集山药品种6个,进行品比实验,从中选育出了一个产量高、味道好、肉质细腻柔软,且表皮呈现一薄层血红色粘液的品种,被中科院王秀全教授定名为血柔山药2003年,他在鼎城区白鹤山和黑山咀、长岭岗、周家店等乡镇推广种植100多亩,最高亩产鲜山药达5500斤,收入逾万元。2008年,在李映忠同志的指导下,桃源县九溪乡兴隆村农民赵勇军开始试种,2009年种植面积扩大到3亩,当年获纯利2万多元。现在由他开发推广种植的血柔山药已成为桃源县富硒产品的品牌之一,深受社会欢迎。几年来,他扶持指导山药种植户20多户,户户都实现了发家致富。

4.着手专业历史资料收集积累,为社会发展服务。我会会员、高级工程师刘守邦,退休以后,就着手有关专业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准备随时奉献于社会。2013年,市政府需要一份适合我市推广种植且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树种名录。以刘守邦为主的几名老科协会员,经过十几天的努力,圆满地完成了资料收集整理任务。

三、立足健康长寿、安享晚年,积极开展科学保健活动

我们一直坚持把科学保健作为分会的首要工作,作为会员活动的主要内容。一是普及“科学保健”知识,提高会员自我保健意识。坚持订阅中老年自我保健期刊,做到会员人手一册;多次聘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积极推广“312”经络锻炼法和自然疗法,组织会员座谈交流自我保健、科学养生的经验,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养成习惯,蔚成风气。二是宣传典型,增强会员健康长寿的信心。我会会员王昌荣今年89岁,耳聪目明,2012年被省老科协评选为健康之星;他老伴今年90岁,是离休老干部,1970年患了冠状动脉硬化心脏病,曾数月卧床不起,如今45年过去,她依然思维清晰、行动灵便,每天看报、唱歌、散步、打理家务,活得有滋有味。他们俩总结自己科学养生的经验,合编了健康百年一书,我们给会员人手印发一册学习,大家很受启迪。会员卢世品长期坚持“312”经络锻炼法,深受其益,他今年82岁了,还在坚持搞油茶科学实验,深入农村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我会将他树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典型,让他谈心得体会,激励大家自觉保健,安享晚年。三是建立绿色健康之星绿色健康老人评选制度,激励会员走健康长寿之路。2009年开始,在局党组的关心、支持下,我会每年开展一次绿色健康之星绿色健康老人的评选活动,使会员自我保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人人树立保八、争九、奔一百的健康长寿信念。截至目前,我们共评选出2绿色健康之星20绿色健康老人,给他们颁发了证书和慰问金,对全体会员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