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县老科协“十抓” 筑牢保健网
近些年来,桃源县老科协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和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坚持把“保健康” 作为老科协工作的首要目标,引领广大会员自觉学习保健科普知识,积极投身自我保健活动,推动了全县老科协系统自我保健网络不断完善,促进了全县保健热潮蓬勃兴起。截至今年6底止,全县68个老科协分会,年年办有自我保健知识培训班的占总数的85%;1700余名老科协会员,人人法练有自我保健项目;公费订阅《中老年自我保健》期刊1948份,实现会员人手一册;城乡医疗保健服务团每年举办健康讲座10期以上,开展义诊4次、1200人次以上。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十抓”。
一、抓宣传。采取召开会议、举办培训、印发资料、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自我保健的重要性。如宣传“1与0”之说和“己与他”之说,即身体健康是1,地位、金钱等其他是0:有1之后0越多越有益,没1之后0再多还是0。通过反复宣传,树立了老有所为需要“老者能为”和“老有所益”的观念,形成了“保健康”是“献余热”最好行动和最大成效的共识。
二抓配合:与县委老干部局、县老龄办公室及县老年保健协会、县老年体育协会、县老年文化艺术协会等涉“老”部门和团体一起,围绕“自我保健”这个共同目标,相互协作、互相配合,变分散抓为统一抓,变笼统抓为侧重抓,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合力。
三抓队伍:县老科协建立有医疗保健服务团,有关分会建立有医疗保健服务队(组),经常开展送医送药送保健知识的下乡活动,先后有20多位老专家深入到乡镇村组,进行巡回义诊和举办保健知识讲座,受益群众达1.5万多人次。
四抓培训:本着自我保健、自然疗法、自觉坚持“三自为主”的原则,采取请进来和走下去的办法,每年县老科协和一些分会,分别举办一、两次保健知识讲座与自然疗法培训。特别是通过对“312”经络锻炼法、穴位按摩、足疗、刮痧等自然疗法的培训,使“三自为主”的“保健康”活动向纵深深入发展。
五抓订阅:县里曾几次发文,要求各级各单位每年公费为老科协会员订阅一份《中老年自我保健》资料。从2001年以来,我县老科协订阅的《中老年自我保健》期刊,从不足100份增加到1948份,因而先后6次被评为全省自我保健科普网络工作先进集体。
六抓活动。些年来,县老科协每年坚持举办一次主题集中、集体性的健身主体活动,先后开展了会员门球赛、棋牌赛(象棋、桥牌、扑克等)和健身走、登山以及举办诗友会、文艺演出等活动,不仅增强了会员的健身意识,而且活跃了会员的文化体育生活。
七抓试点。2012年,县老科协在泥窝潭乡灵雨寺村创办了“四合一”试点,即老年科协的创建试点、新型农村的生态试点、健康长寿的保健试点、富硒产品的种植试点。这“四合一”试点,最具特色的是健康长寿的保健试点,其他三项试点都与保健工作密切相关。另外,县老科协还与县老年保健协会一起,推介了县人大机关分会保健养生的经验,为促进县直机关单位的自我保健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八抓体检:为贯彻中办发〔2005〕9号文件精神,桃源县委、县政府下发了〔2005〕20号文件,其中对老科技人员的健康检查作出了明确规定,即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和荣获国家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的老科技人员,同离退休原担任过县级领导的老干部一样,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其他老科技工作者,享受在职专业技术人员有关健康检查的同等待遇。
九抓建档:全县老科协组织,按照60岁以上建表、70岁以上建卡、80岁以上建档的要求,分别建有会员健康资料。现已年长80岁以上的86名老科协会员(最大年龄为92岁),已统一由县老科协建立有健康档案,以利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指导和走访慰问。
十抓评选:从2008年以来,县老科协和有关分会,开展了评选“健康寿星”和“健康老人”的活动,采取“两年一次,上年评选、下年表彰”的办法,先后授予26名会员为全县老科协系统的“健康之星”和“健康老人”称号,并有10名会员分别被省、市老科协评为“健康之星”和“健康老人”。
(2015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