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伴我行
养生保健伴我行
退休闲谈下来,偶尔翻阅了《黄帝内经》、《养生论》、《养生经》、《自我保健》、《长寿之友》等书籍杂志,知晓了一点养生知识,而后付诸实践,获益匪浅。于是和中老年朋友们分享我的一些感受。
一、祛除孤独 淡泊宁静
近几年内老公和母亲相继离世,使我精神上濒临崩溃,一种无尽的痛苦、追念和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久久地挥之不去。尤其是母亲去世后,空荡荡的屋子只剩下我一个人,寂寞而清冷,除了孤独还是孤独,孤独得让人恐惧。怎么办?面对前所未有的寂寞与空虚,我选择了自我调节,坦然面对,解开孤独的心结,学会独处。首先冷静而理性地思考,生老病死是人类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而令我略感宽慰的是,他们先后生病的几年间,我已竭尽全力为之就诊救治,日夜陪伴,悉心照料,尽心尽责。而今我只有用积极的心态,平静健康地生活才不辜负他们的嘱托。于是我静心阅读中外名著、古典诗词,让心灵得以净化;悠闲收看电视,让心绪恬淡平和;与微信朋友互致问候,使心灵得到慰藉;和同窗好友适时聚会,使心情愉悦欢畅。以此来祛除生活的孤独与内心的失落,让自己坦然淡定,以调养精神,因为“心主神明”、“养生先养心”。我认为独处的中老年人祛除孤独,享受狐独,淡泊宁静才是养生的关键。
二、练拳舞剑 健体强身
“心神宜静,形体宜动”。中老年人除了静心养神外,还要适度运动。《养生论》中指出“养之以和”,就是强调动静结合,中和为度,因而柔顺静缓的运动方式是中老年人建身的首选之一。近年来,我对太极拳情有独钟,因为它领意以调心,练体以调身,纳气以调息,动静结合,内外兼修。于是,我坚持不懈习练太极拳。清晨,如期来到岸柳成行的沅水江畔,和拳友们随着悠扬的乐曲,把美好的情感融入每个拳势之中。“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前进、后退、左顾、右盼和中定”,招招式式,饱含情韵。我们手持太极剑,风采依然;英姿飒爽,轻灵稳健;行如流水,优美潇洒。艳丽的服饰,娴熟的剑法,让人心旷神怡!我的《七律学剑偶得》形象地表达自己这种美好的情感。
夏日晨晖洒岸边,桃城弄剑兴方酣。
手身步眼勤磨练,撩挂推扎细揣研。
怪蟒翻身刚猛迅,白猿献果快柔圆。
折空闪展螺旋美,意领身随气腾然。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太极拳、剑获县太极拳(剑)比赛一等奖;太极功夫扇在校艺术节的表演中,引起轰动效应;综合太极拳、剑的精彩展示赢得阵阵喝彩。担任《太极通讯》编辑时,我的散文《太极情缘》表达自己与太极拳结下的美好缘分和情感;《美的造型,诗的意境》热情赞美了太极拳拳架演练中的阴柔美、阳刚美、和谐美和意境美。
三、喜好音乐 舒心怡情
《乐记》中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物使之然也”。意思是音乐首先感受于心,而心在中医生理学中又主宰着人的神和志。一首优美高雅的乐曲能让人心情舒畅,情绪安定。为了改善睡眠,稳定血压,我选了著名京剧、黄梅戏选段和经典歌曲200多首,下载到内存卡,临睡前适时播放。听着这残优美雅静的音乐,品味其中经典凝练的唱词,身心得以平静和缓,愉悦舒畅。同时,还购买了《京剧名段演唱》、《经典老歌》和《著名影视歌曲选》等音乐书籍,经常练唱,优美的旋律,令人陶醉。有时在家中,在工会活动室,在旅游途中,在建党90周年桃源一中文艺汇演中唱上一段,既调节了心情,又活跃了气氛,给他人和自己带来快乐。
学校退休教师的音乐队,以拉二胡为主,兼有吹笛子、弹月琴。我们自费买来二胡、笛子、月琴,能者为师,自娱自乐。学会了《田园春色》、《放风筝》、《喜洋洋》、《步步高》、《小花鼓》、《良宵》等几十首二胡乐曲的演奏, 还几次应邀参加了学校艺术节的演出。每当一首首优美的乐曲从大家手指间流出,那种感觉如同走进绿草如茵的美丽草原,又仿佛漫步蓝天白云下的椰林沙滩。兴致高时,一边演奏,一边引吭高歌,真是其乐融融。所有的烦恼、忧郁和病痛都会烟消云散。
总之,养生陪伴我一路走来,带给我平衡、和谐、健康与幸福!是“养生先养心”的理念,让我调节了心态,淡泊了心志,开阔了心胸;是“太极养生”的观念深得我心,使我练拳舞剑,缓解了疾病,改善了体质,收获了健康;是“音乐养生”的理论,让我爱上音乐,培育了情趣,扩大了视野, 陶冶了情操,调养了身心!最后,让我把最良好的祝愿送给中老年朋友们。
让养生永远陪伴你!
让健康永远伴随你!
让幸福永远追随你!
桃源县老科协会员 桃源一中退休教师 罗惠仙
2015年8月于桃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