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发展临澧柑桔产业的建议
巩固发展临澧柑桔产业的建议
临澧县湘朋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高金枝
临澧柑桔产业是我县历届领导培养起来的传统产业,我想就我县柑桔产业巩固发展问题从以下8个方面谈谈看法与建议,以供领导在决策临澧农村经济发展时参考:
1、摆正位置,加强领导,把柑桔产业当做我县部分农村经济的拳头产业来抓。我县柑桔产业是在“要想临澧富,山上下功夫”的号召下,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与石门县同步发展的,到八十年代初我县有三个国营园艺场,13个乡办园艺场,120多个村办桔园,总面积约3万余亩。后又经历了九十年代初的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1997年的大力开发丘岗山地;2003年的大力发展柑桔等发展模式。到目前为止全县柑桔总面积18万亩。柑桔产业已给我县部分农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并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来源。
我县发展柑桔的产业优势明显,前景开阔,我县现有18万亩柑桔是基础,30万亩可开发的荒山和杨树地是资源,气候、土壤、水源、交通是优势,我县的自然条件比石门要好,石门已经有40万亩柑桔了,还在大力发展。我县也可借与石门邻近的优势条件大力发展柑桔产业。
建议县委、县政府加强领导,把柑桔产业作为我县部分农村增加经济收入的长效项目抓。用抓粮食、油菜、烤烟、油茶的劲头和措施巩固提高现有柑桔产业的效益。规定不能挖树毁园,毁树容易栽树难,水田栽柑桔的要恢复直补。将闲置的杨树地发展成柑桔园或其它经济林木。抓柑桔产业并不影响抓其它产业。县里年度要规划柑桔产业;农业工作会议要强调柑桔产业;领导下乡调研要检查指导柑桔产业。把柑桔产业发展纳入乡(镇)目标管理考核范畴,视完成任务的好坏,实行必要奖惩。否则乡(镇)领导调换频繁,对短期内不能表现政绩或产生效益的工作,不会对其负历史责任,对上汇报虽有规划措施,具体实施可能大打折扣。
2、出台政策,鼓励扶植柑桔产业的发展。政策是柑桔产业发展强有力的“指挥棒”,近些年,县里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柑桔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与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柑桔产业的发展。但从2012年起水田栽柑桔取消直补,加上近些年雪灾、蛆柑事件、霜冻灾害频繁,眼光短浅的农户毁树现象严重。县里要出台一些确实可行的优惠政策,提倡新资本注入,将闲置的荒山和杨树地变成柑桔园,采取补助、表彰、奖励、贷款扶持、栽柑桔的水田恢复直补等政策。新培养100亩以上的大户200个,新扩柑桔面积10万亩。同时对技术服务、果品销售搞的好的专业合作社给予扶植奖励,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发展柑桔产业。
3、大力宣传柑桔的发展前景:一是宣传柑桔的食用价值,柑桔属芸香科植物,果实含有丰富维生素、胡萝卜素、葡萄糖、果糖、柠檬酸、苹果酸等营养物质。最近日本研究还发现柑桔含有类黄酮、维生素E、Y啶酮生物碱、柠檬烯、脂肪酸硬脂烯等物质,对人体抗癌、抗肿瘤、抗病毒、抗疟疾、抗白血病、抗衰老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柑桔销售季节每天食用1-2个桔子,可延年益寿。二是宣传柑桔的市场前景。柑桔属亚热常绿果树,它只能在北纬以南35℃至南纬35℃之间狭窄的地区才能种植。全世界有200多个国家,能种植柑桔的仅几十个国家。特别发达国家如俄罗斯、德国、法国、英国、加拿大等国以及我国的北方地区都不能种柑桔,他们吃柑桔完全靠进口。现在绿色食品的优质柑桔不愁销路,且价格喜人。三是宣传柑桔的经济效益,柑桔是多年生经济作物。也是高效的经济作物,栽后6-8年结果受益,一般亩产5000-8000斤,按今年的价格计算亩产值5000元,我县园艺场上世纪80年代柑桔亩产达13000斤。文家乡雅林村支部书记张天政深有体会地说:栽一亩柑桔相当于二亩烤烟、三亩棉花、六亩稻谷的收入,所以该村老百姓认定了柑桔产业。
4、尊重科学,正确选择品种。柑桔是亚热带常绿果树,我县属北亚地区,栽柑桔应以发展耐寒、抗病、高产、优质、高效、耐粗放管理的温州蜜柑系列品种为主,如大分一号、日南一号、大浦5号、宫本、宫川、兴津、山下红、南柑20号、南丰蜜桔等。这些品种具有好吃好剥、食之方便的特点,在国际上销售每年以5%的速度增长。同时选背风向阳、土壤肥沃、水源条件好的地方适当发展柚类、脐橙、杂柑、椪柑等品种。
5、树立典型示范,以点带面促发展。示范带头、典型辐射是任何一个产业成功的经验,县里应该以发展基础好、农户热情高的乡村为重点,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标准示范园和出口基地。澧北有梅林果业、澧南杉板(含县园艺场)佘市、文家、太浮、修梅、停弦、杨板、烽火、望城、陈二、柏枝等乡镇都有集中连片的生产基地。特别佘市精品园,位于佘市镇湖堰村境内,是市委政府五个百万亩工程的产物,既然栽了,又已经受益,就不能毁树返粮。那里离县委、政府机关仅10分钟车程,沟、渠、路、供水设施、打蜡厂齐全,且方正500米无房屋、无障碍物、视野开阔,建园后接待过国家、省、市、县多个部门现场指导,建议领导投入适当精力、财力继续办好农业结构调整的亮点,培育催生一批柑桔出口商品基地。
6、搞好技术推广,提高产量品质。柑桔生产技术性强,成功的关键是把技术、信息送到桔园、送到农户,要加强业务部门责任,加大技术推广力度。利用“阳光工程”、“移民工程”等搞好技术培训、发挥专业合作社作用,开展送技术下乡、技术讲座、印发技术资料和农村远教“12396”科技服务平台作用,提供短信和电话咨询及面对面咨询服务。
7、搞活柑桔流通。近快让临澧柑桔进入国际市场,柑桔的销售市场主要是国内的北方市场和国外不能栽培柑桔的国家。为了拓展柑桔销售市场,临澧县湘朋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200万元,在佘市桥镇湖堰村建起了年加工能力5000吨的柑桔打蜡加工厂。并注册了二个绿标5000亩,二个出口果园基地2000亩,今年利用黑龙江省满州里的郭峰老板在该厂加工出口特早熟柑桔500吨,已销往俄罗斯。后因临佘公路建设封路停止加工销售,他初步计划2014年8月中旬开秤收购特早熟柑桔,通过满州里销往俄罗斯,建议县里要重点扶植这类专业合作社。
8、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产业升级。一是对种植大户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柑桔是多年生经济作物,生产周期长,受益慢,前期投入时间长,资金量大,建议领导能否考虑对柑桔大户制定一个放得合理,收得回的贷款方案,扶植大户开发。二是果园周边治安和维护外来客商收购柑桔安全。根据我县目前的情况,县里要制定治安维护规定,确保果园老板和外来客商的利益,为柑桔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确实为临澧的子孙后代交一片绿洲、交一片绿色银行。
2014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