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流到哪里去了
近些年来,为了使城市提质,县委、县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整合各方资源,对县城漳江镇的民生、民事工作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搞工程建设,给市民添福祉,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可观的成效,人民群众有目共睹,倍感受益,赞点颇多。如桃源水电站工程、老城区的“三改四化” 项目、垃圾处理场的无害化处理、自来水厂的搬迁新建、污水处理厂的建成等等,都起到了改善民生、完善城市功能的良好效益。但是也有美中不足之处,有的工程建成后并没有完全发挥其效应,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抓紧解决,方可惠及于民,取信于民。具体以县城污水处理厂为例。该厂按照设计规模能力,应承担对老城区四条主下水道全部污水的处理任务,但建成以后实际上只承担两条主下水道污水的处理任务,将近半数的老城区污水并沒有经污水处理厂处理,便直接流入了延溪,汇入了沅水。
据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所提供资料和所反馈信息得知的情况是:老城区现已建起一座日处理污水能力2.5万吨的黄花井污水处理厂,并有装机容量为6 X 155千瓦的黄花井污水排渍机埠,承担老城区四条南北走向主下水道的污水处理和排放任务。一条是漁父路主下水道,把漁父路以东片区的雨、污水收集到东街机埠,再通过东街污水泵站提升至黄花井污水处理厂;另一条是龙船坡主下水道,把南起理鸣路、途经荷花路、莲花路、土桥、商城西侧、农机管理站、军干所等地的雨、污水排至黄花井污水处理厂;再一条是漳江中路主下水道,经浔阳路,将漳江中路两侧各单位和居民区雨、污水排至黄花井污水处理厂;第四条是桃花大道东侧主下水道,南起武陵西路,沿着桃花大道,将两侧雨、污水排至黄花井污水处理厂。去年年底以来,不少市民纷纷反映:有两条主下水道的污水沒有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延溪河里去了。根据民众反映,我于最近邀请艾新国、高春宏等几位县战研会的老同志,到民众反映问题的地点、地段进行现场访问与察看,证实问题确实存在。渔父路主下水道和龙船坡主下水道的污水流到文星北路末端、漳江垸黄花井防洪排渍机埠前十几米处汇合(据水利专家目测,流量约为每秒0.1立方米,24小时日流量约8600立方米),再往西流就有两道闸门拦截,被逼往北流入涵洞,穿过防洪大堤,直接流入延溪河。对于这一问题,我们还通过访问黄花井污水处理厂值班人员得到证实。目前,污水出口的涵洞两边漆黑一片,寸草不生;一道深黑色的污水沿延溪河右侧注入沅水;上游流来的清水和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净化水与从涵洞直接排放出来的污水汇合在一起,沿延溪河右侧汇入沅江。广大市民对此反映强烈,要求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否则,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能力就得不到充分有效发挥,造成公共资源闲置;东街污水处理泵站机埠提水至黄花井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就毫无意义,成了莫大浪费。如果对公共资源闲置和公共资金浪费熟视无睹,特别是水污染得不到彻底解决,听之任之,则会有失民心民意。如因此事不慎有失民心民意,要想取信于民,是难以用等量金钱买回和填补的。
上述反映的情况和看法是否准确和恰当,敬请校正。
2014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