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建言献策>详细内容

关于废除穿紫河堤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3-05-20 信息来源:常德市老科协 【字体:

 

  

关于废除穿紫河堤的建议
  1994年我从市水利局调任市规划局任局长后,曾提出降低穿紫河堤堤顶高程2.5米的建议。其方案是:在三闾港河与柳叶湖交界处修建节制闸,一般情况下该闸关闭,不与柳叶湖相通,降雨后,利用南昏电排站排除城市汇聚在穿紫河的雨水。当柳叶湖水位升高需要南昏排除柳叶湖的洪水时,再按南昏电排站的排水流量适度开启节制闸来进行排水。这样,穿紫河水位完全可处于控制状态。拟定穿紫河最高水位控制在33 米(吴淞高程),常态水位保持32.5米,穿紫河堤顶高程为36.5米,因此可以将穿紫河堤的堤顶高程降低2.5米,其堤顶高程降为34米,高于穿紫河控制最高水位1米。此建议方案于1994年某日提请由钦时中常务付市长主持的市长办公会上研究通过,决定修建柳叶闸,并于当年建成,名“柳叶闸”。后因市水利局担心降低穿紫河堤后对城市防洪可能不利,降堤措施至今未能实施。近日听市规划局负责人说,“市水利局已同意降低穿紫河堤堤顶高程1.5米”,这对城市建设和美化城市有些好处,但意义不大,穿紫河堤仍然担负城市防洪功能,为仍将严重影响城市建设。现建议取消穿紫河堤的防洪功能,按城市建设和城市美化的要求对穿紫河堤进行废除。其理由如下:
  一、废除穿紫河堤对城市建设和城市美化将带来巨大好处
  1、废除穿紫河堤,取消其防洪功能,将城市内湖的防洪功能全部由柳叶湖堤承担。也就是仍按照1994年我曾提出的方案更为彻底的进行实施。这样,可以缩短城市内的防洪堤长约30公里,可以减少穿紫河30公里堤防的修防任务。
  2、废除穿紫河堤后,城市内的穿紫河可以建设得极美,两岸行人观景的视野大为开阔,可贴近水面观水,直观穿紫河两岸美景,河边可建设精美建筑小品供市民观赏游玩,----。现在的穿紫河虽然也进行了绿化,但两岸行人大多只能在堤下看树和看堤,不能看到水。夜间在此树林中行走,一旁是堤,另一旁虽有房屋,但多筑有很高的围墙,在林间行走的人不仅不能感到很美,反而感到一种无名的恐惧,白天人少也有此恐惧感。能看水的地方也是高高地站在堤顶上看水,美景大打折扣。因此,现在穿紫河风光带仍然人气冷落,只是旁晚有些老人光顾。处在城市中心这条河道本可建得极美(国内多个城市内的排水河道都建设得极美,因为它们仅仅是排水河道,没有防洪功能),因受到防洪堤的限制,市里几届领导虽然下了很大决心美化穿紫河,但现在仍然是个茄花色,成为了一个有恐惧感的森林。
  3、废除穿紫河堤后,原穿紫河堤下的房屋的环境大为改善,底层房屋原来开门见堤(现穿紫河旁的小区多数筑有很高的围墙,未修围墙的房屋也并不向穿紫河方向开门,只开窗并加防盗网),废除后开门可直观河两岸一大片美景,沿河两岸的房屋若经过改造或规划,能够建成极好的商业门面,可行成两条极美的沿河街道,其土地价值可大幅提高。
  4、废除穿紫河堤后,今后建设跨越穿紫河的道路桥梁的建设费用可以节省,连接桥梁两端的城市道路的高程降低,此段道路两旁的房屋不再深陷路下,房屋的使用价值大大提高。
  5、穿紫河水位按最佳水位进行控制,常态水位可定为32.5米(吴淞高程),与柳叶湖控制低水位相等,这样,将大大有利于城市排水,老城区的雨水大部可自流进入穿紫河(下南门、武陵阁的地面高程为38米),现有的城市向穿紫河排水的电力排水站的排水扬程大为降低(估计将降低近一半),排水流量加大(估计将增加近一倍),不仅能耗运行费用相应减少,而且必将改善城市大雨后部分街道严重集水的情况。对于规划新城区需要新建的排水站的装机容量因扬程降低必将大为减小,节省大量建设资金,减少能耗和运行费用。
  6、废除穿紫河堤后,可在七里桥附近、三闾港河旁贴近水面规划建设一公园,名“三闾大夫公园”,或名“屈原公园”(现在“屈原公园”的位置原地名为“龙坑”,用挖泥船填筑后建成公园名“临江公园”,后更名“屈原公园”。三闾港河为古河名,是纪念三闾大夫屈原而得名的,在这里建“屈原公园”则名符其实,才有文化内含),在穿紫河风光带的交叉中心位置规划建设一公园,将为建设美丽常德城再添一景,为城市人民提供一极佳的休闲场所。
  二、废除穿紫河堤防洪功能的可行性
  1、现在城市内湖的抗洪排涝能力大大提高:与1994年比较,南昏电排站装机容量由4000千瓦增加到7000千瓦,排水流量由每秒排水35立方米,增加到每秒57立方米,另外在马家吉新建了4000千瓦的电排站,增加排水流量每秒约35立方米;市委市政府又决定将万金障、蚂蝗溶实行退田还湖,面积为8.2平方公里,使柳叶湖(含占天湖)16.6平方公里湖面将扩大一半,可以达到24.8平方公里,其调蓄能力大为增强。
  2、三峡建成后,洞庭湖的洪水位大幅降低,沅水汛期最高洪水位将相应降低,南昏、马家吉电排站的排水设计扬程将降低,排水流量相应增加。1994年市水利局不同意降低穿紫河堤的一个理由是,控制穿紫河水位将使南昏电排站的下水位降低,因而增加电排扬程,减少南昏排水流量。因三峡建成后能降低南昏电排的上水位,两者利弊大体能抵消。
  3 、1994年市水利局不同意降低穿紫河堤的另一理由是:穿紫河有1000亩水面,控制穿紫河最高水位33米后,将减少穿紫河调蓄水量,使柳叶湖最高洪水位抬高。
  现对市水利局提出的这一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市水利局设计院按二十年一遇三日暴雨248毫米、建4000千瓦马家吉电排站、万金障、蚂蟥溶退田还湖、柳叶湖最低下水位提高到32.5米的情况下,进行了柳叶湖设计洪水演算,得出柳叶湖最高水位为35.04米。如果控制穿紫河最高水位为33米,则将减少1000亩穿紫河2.04米高度的调蓄水量136万方,柳叶湖未实现退田还湖的现湖面为16.6平方公里,将使柳叶湖最高水位抬高0.08米;实现万金障、蚂蟥溶退田还湖后总水面为24.8平方公里,将使柳叶湖最高水位抬高0.053米。
  从上述定量分析可以确认,因减少穿紫河调蓄水量后对柳叶湖最高洪水位的抬高微小,现标准的柳叶湖堤曾抗御了1998年柳叶湖出现的35.28米的最高洪水位,对规划的柳叶湖设计最高洪水位35.05米加0.05米后仅为35.10米,显然,现规划建设的标准更高的柳叶湖堤必定能够抗御。
  4、市水利局对柳叶湖的洪水进行设计时,当时南昏电排站的装机容量只有4000千瓦,现在南昏电排站为7000千瓦,增加了3000千瓦,排水流量增加约每秒25立方米,按排水3天,每天开机22小时计算,南昏新增3000千瓦装机可排水583万方,对于退田还湖后的24.8平方公里湖面,可以降低柳叶湖最高水位0.23米;对于尚未完成退田还湖的现16.6平方公里湖面,则可降低柳叶湖最高水位0.35米。南昏增加的这一排水能力而降低柳叶湖最高水位值,远远大于因控制穿紫河水位而产生的抬高柳叶湖最高洪水位值(0.053米、0.08米)。
  5、现柳叶湖堤的规划设计标准很高,可以说不再称为“堤”,设计面宽30米,内坡1:10,外坡1:2.5,顶面道路硬化,应当说是一片很美的高地。而洞庭湖防洪堤的标准是:面宽5米,外坡1:2.5,内坡1:3。柳叶湖堤的这一标准比同等堤顶高程的堤防的防洪能力将大大增强,如果不是洪水漫堤则是坚不可摧的。现设计的柳叶湖堤顶高程比设计最高洪水位高出1.5米。柳叶湖堤现已开始按此标准修建。假设南昏电排站没有增加3000千瓦,因控制穿紫河水位而使柳叶湖最高水位抬高0.053米,这对于高标准的柳叶湖堤的抗洪能力来说不能算作问题,何况南昏电排站已经增加了3000千瓦。
  根据上述分析,穿紫河堤的防洪功能完全可以废除,城市建设的需要则必须废除穿紫河堤。
  三、水利设施应为城市服务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但水利不能仅仅局限于为农业服务,水利要为全社会服务,也必须为城市服务。常德市长远规划为200万人口的大城市,决不允许穿紫河、三闾港两条具有防洪功能的交叉河道将城市分割成三大块,必须废除其防洪功能,仅作为排水河道,使三大块城市更好地相联。如果因废除穿紫河堤而带来柳叶湖堤的防洪问题,市政府可责成水利部门采取其他措施解决,而不是水利部门“只同意降低1.5米”而成为最后决策。比喻:如果因为废除穿紫河堤减少了调蓄水量而使柳叶湖最高水位抬高0.05米,可以采用加高柳叶湖堤5厘米的办法来解决,而决不采用“只降低穿紫河堤1.5米”的方案。因为加高柳叶湖堤5厘米,投入很小,而废除穿紫河堤产生的城市建设的效益巨大。这里仅仅作一比喻,上面已作分析,废除穿紫河堤根本无需加高柳叶湖堤。再反过来说,就是把废除穿紫河堤作为先决条件,责成水利部门研究对柳叶湖防洪可能带来的影响,并提出采取其他水利措施来解决的可行性方案,以供市政府决策。
  四、后话
  我从事水利工作30余年,从事城市规划工作5年,从事水利工作的前二十年是搞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的。工作的最后十五年当局长了,技术工作难免生疏,上述问题涉及很多技术问题,我这里只是作了一些粗略的计算,难免有些考虑不周。我离开水利局工作至今已有二十年了,一些水利基本数据全凭记忆,有可能不够准确,尚需水利技术人员进一步深入细致分析。
  五、重提降低柳叶湖堤的建议
  我和钦时中老市长曾于2011年以老科协的名义向市领导写出一份建言,建议在河洑闸建一个5000千瓦电排站,每秒排水流量100立方米,与间河灵泉寺向柳叶湖滚水的滚水坝设计流量相等,这就使其上游288平方公里的来水大部不再进入柳叶湖,这288平方公里的来水是柳叶湖防洪的最大威胁。而且从灵泉寺滚水坝进入柳叶湖后的水量,是必须由南昏和马家吉电排抽出沅水的,南昏和马家吉的排水扬程是9米,而河洑电排站的排水扬程不到3米,能耗仅为南昏、马家吉的三分之一,更重要的是这288平方公里的来水绝大部分不再进入柳叶湖,可以降低柳叶湖最高水位,初略计算可降低1.2米。也就是说柳叶湖堤堤顶高程可降低1.2米。考虑到南昏增加了3000千瓦电排装机后可降低柳叶湖最高水位约0.3米,柳叶湖堤设计堤顶高程可降低1.5米。粗略估算柳叶湖堤仍可以抗御五十年一遇的洪水。出现百年一遇的降雨产生的柳叶湖最高水位,粗略估算也不会高于降低后的柳叶湖堤堤顶高程,只是风浪超高不够,但对于30米宽的硬化堤顶的堤防来说,短时间的风浪对于这样高标准的堤防来说是坚不可摧的,也就是说降低柳叶湖堤堤顶高程1.5米后,出现百年一遇的洪水也不会产生溃堤的灾害。降低柳叶湖堤后的直接经济效益(减少柳叶湖堤的建设土方量,少占压耕地,特别是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减少新城区向柳叶湖排水的电排站装机容量等)的粗略分析,就远大于河洑电排站的5000万元的建设费用,更重要的是可以为规划新城区的建设带来减少巨额投资的经济效益:一是沿堤房屋建筑为了观湖美景,一层正负零高程与堤顶同高,则可降低沿湖堤房屋正负零高程1.5米;二是通向湖堤的城市道路的末端高程可降低1.5米,节省大量土方工程,道路两旁房屋正负零高程相应降低;三是靠近湖堤的顺湖堤向的街道的道路高程相应降低,道路两旁房屋正负零高程也相应降低;四是新城区向柳叶湖排水的城市排水站的排水扬程降低1.5米,将减少三分之一以上的装机容量,节省大量投资。另一个很重要效益是沿湖堤观湖的人们可以更贴近水面观看湖水美景,景观效果更佳。但这一建言未得回音,现再次建议市政府下达任务,责成以市水利部门为主,市规划、城建部门组成一研究小组,对这一方案作深入研究,要用深入研究后的科学数据说话,不宜简单的否定。
  国家十二五计划对水利的投资巨大,城市防洪已列入水利投资的重点之一,这一对常德市城市建设能够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项目应当是可以争取的。就我市自身的经济实力而言,5000万元的投资也是有能力解决的。
  市老科协付会长
  原常德市水利局局长
  原常德市规划局局长丁孟春
  再稿于       2013年5月18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