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建言献策>详细内容

创意”农业与休闲农业规划

发布时间:2013-10-11 信息来源:常德市老科协农业分会 【字体:

  

创意”农业与休闲农业规划
  编者按:这篇文章是孙定国同志生前在医院写作的,他一生勤勤恳恳地工作,对专业知识、社会知识不断地追求,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1  创意农业的起源
  “创意”农业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农业功能的拓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精致农业、生态农业和农业技术创新发展前提下,先在英、法等欧洲各国相继发展起来的。
  2  创意农业的理念
  在理念上是借助创意产业的思维逻辑和发展理念,使人们可有效地将科技和人文要素融入农业,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整合资源,把传统农业发展融汇于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即现在所谓的“创意”农业。最早涉足创意农业,更显示了颇为时尚的创意产业对“老土”产业的融会贯通。
  3  创意农业的理论核心与目标
  “创意”农业以美学经济理论、总部经济理论、战略资本理论、附加值文化理论、消费教育理论为理论基础,以附加值文化为理论核心,是瞄准世界农业高新技术发展前沿,着力构建创意农业理论创新体系,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提供有力支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附加值文化理论为出发点,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力培育农产品附加值文化,改善农村生活方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不断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繁荣农村,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
  4  创意农业在我国的现状和发展
  在中国“创意农业”一词,早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在两会上第一次提出,“创意农业的特色及其优势在于能构筑多层次的全景产业链,通过创意把文化艺术活动,农业技术农副产品和农耕活动,以及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彼此良性互动的产业价值体系,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开辟全新的空间,并实现产业价值的最大化。”这是历无畏对自己提出概念的阐释。
  在2009年12月的中国创意农业(北京)发展论坛上中国创意农业价值研究报告隆重发布,提出了关于发展中国创意农业的富民计划,并给出了如何打造创意农业万亿产业对策。与会者一致认为创意农业将成为中国高端农产品市场的主力军。
  世博会带动上海周边创意农业的发展。
  研究发现,借力世博,上海周边郊区的创意农业发展蔓延开来。本次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之一是“城市与乡村互动”,旅游是世博的重要因素。统计表明:上海世博会游客数量高达7000万人左右,其中,有10%的世博参会者会选择去上海郊区旅游。与此同时,上海各地充分借用世博机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发展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大力发展服务农业。经各区县部门积极申报和推荐,按照市农委、市旅游局等部门的相关标准和规定认真审核,命名确定了60家“世博观光园”和200个“世博农家”。这是继北京奥运之后,又在中国出现一个城市借助国际大型活动发展当地周边地区的创意农业。2008年奥运会之后,北京周边地区创意农业的产值在2009年增加到22亿元。我国北京、上海两大城市,通过国际大型活动,带动了周边创意农业的发展,并看到了创意农业促进了城乡的互动,对提高城乡社会、生态和经济等效益十分显著。
  5  湖南省创意农业发展动态
  湖南省已在郴州市建立了“创意”农业示范基地。郴州市的“创意”农业区的规划内容简介如下:
  “创意”农业园区域将以高人气的休闲农业为切入点,整合高附加值的创意农业、高品质的有机农业、高科技的生物农业和高市场竞争能力的品牌农业,简称“五农整合”模式,以此实现农业产业与休闲农业的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其中五种农业形态各具以下特色与优势:
  1、休闲农业——体验参与示范推广——高人气。
  2、创意农业——文化提升市场细分——高附加值。
  3、有机农业——返璞归真持续发展——高品质。
  4、生物农业——尖端科技引领未来——高科技。
  5、品牌农业——标准生产系统营销——高市场竞争力。
  “五农整合”模式的研究与发展方向:
  1、休闲农业:文化创意、景观设计、体验活动、主题塑造、营运管理。
  2、创意农业:产品创意、景观创意、活动创意、营销创意、科技创意。
  3、有机农业:标准生产、产品认证、有机肥料、生物除虫、连锁专卖。
  4、生物农业:生物育种、生物肥料、生物饲料、生物能源、生物食品。
  5、品牌农业:传统品牌、区域品牌、物流品牌、节会品牌、服务品牌。
  推动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的意义
  推进我国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是“三农”建设的一项重要决策。只有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才有可能充分整合农业的资源,全面拓展农业功能和领域,促进农民致富增收。同时只有在作好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的基础上提升为“创意”农业。
  国家领导对发展休闲农业非常重视。我国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乡村旅游业(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和中共中央2007年1号旅发〔2007〕14文件精神,充分利用“三农”资源发展旅游业,全面拓展农业功能和领域,积极促进农民致富增收,国家旅游局、农业部决定大力推进全国乡村旅游工作,并提出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工作要求和组织保障等具体措施。明确了要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和政策扶持。旅游和农业部门要对乡村旅游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和保障,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要向乡村旅游示范县、乡、村倾斜。
  (孙定国整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