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建言献策>详细内容

对城镇居民饮用水水源道水河污染情况的调 查 与 建 议

发布时间:2014-08-29 信息来源:临澧县老科协 【字体:

 

对城镇居民饮用水水源道水河污染情况的

调 查 与 建 议

临澧县老科协环保局分会

 

道水,临澧的母亲河。发源于慈利县境内,属澧水一级支流,全长102公里,于石门蒙泉镇与临澧佘市镇交界处的龙口桥汇入道水,流经佘市、文家、陈二、四新岗、望城、安福、烽火等地,由杨板乡沔泗洼进入澧水,在我县境内长达51.66公里。多年以来,这条母亲河默默耕耘,无声流淌,滋润着两岸儿女,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居民健康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经济蒸蒸日上,各项建设蓬勃兴起,人们的生存空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各种污染源也在敲敲蚕食着我们的母亲河,城乡居民饮用的道水河水源问题受到严重威胁,社会反响十分强烈。对此,我们专门组织力量,就道水河水源污染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提出了整改举措与对策。

一、道水河污染的现状与原因

近年来,道水河污染呈上升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生活垃圾污染。主要是城乡居民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两大方面污染。道水流域面积涉及佘市、文家、陈二、望城、安福、烽火、杨板等8个乡镇20多万城乡人口,每天有上百吨的生活污水都未经处理随意外排,直接或间接进入了道水河,特别是位居上游的佘市桥集镇,离道水河近,人口比较多,没有建立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流入道水河。再加上没有专门的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体系,生活垃圾随意倾倒、丢弃在道水河两岸,随雨水冲入道水河,给道水水质造成了严重污染。

二是工业企业污染。据调查,道水河流域共有各类大小工业企业11家,分布在佘市、陈二、四新岗等地,这些企业都临近道水河,均有不同程度存在污染隐患或风险。如在饮用水源上游佘市境内的金元粮油加工厂,每年锅炉燃烧过的草木灰上百吨和含油排放的污水都没有经过有效处理,直接堆放和排入道水河造成水质污染,水体结构破坏,城镇居民对此意见很大,饮水安全面临严重挑战。

三是矿山企业污染。今年初,石门县蒙泉镇境内的新源合作煤矿在开采煤矿时,把含硫化物等有毒物质的废水外排入道水河,造成了道水河水质重金属和有害物质严重超标,城镇居民不敢饮用来自道水水源的自来水,曾一度造成饮水恐慌。对此,县委、县政府领导十分重视,及时给市领导和主管部门汇报,责令关闭了石门蒙泉镇新源合作煤矿。

四是畜禽养殖污染。近年来,由于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畜禽粪污对道水造成危害有增无减。据调查统计,仅道水河上游沿岸1公里内就有规模化养殖大户10家,这些养殖大户多数没有配备粪污治理设施,畜禽粪便直接排入沟渠或堰塘水体,最后流入道水河。据科学测算,每年有上万吨的畜禽粪污拥入道水河造成污染。

五是农业面源污染。农业是我县的主导产业,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面源污染问题也愈演愈烈,就道水河流域而言,耕地面积大,面源污染广,每年仅粮食生产施用的农药、化肥量就上千吨,不少残留的有毒物质和氮、磷等富营养化物质通过田间灌溉和雨水冲刷流入道水河造成一定程度的面源污染影响。

六是医疗废物污染。在道水河流域有佘市、望城、烽火三个乡镇的卫生院紧邻道水河边,每年有大量的医疗废弃物和废水未按要求处理,直接排入了道水河,污染水体水质。

此外,还有机关、学校、街道等单位废弃物处理不到位,以及人们对环保认识上的缺失和行为上的亏欠,对道水河水质保护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二、加强道水河污染治理的建议

为了保护好我们的母亲河,强化城乡饮用水资源管理,确保城乡居民身体健康,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特提出如下建议:

1.强化组织领导。水资源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重视和支持,需要各部门整体联动、密切配合,更需要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建议由县政府牵头,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下设专门办公室,由县环保局主要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进一步明确部门工作任务,认真履行工作职能,不断强化工作合力,定期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大力宣传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确保道水河水资源不再受污染。

2.强化重点治理。一是依法强制拆除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排污口。按有关法律规定,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属一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禁止设置排污口。县城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有望城、安福等5家规模养猪排污口,必须依法强制拆除。二是下决心治理入河排污口。这是治理道水河水资源污染的重中之重,只有阻住了污染源,才能还道水清澈。因此,治理入河排污口不能心慈手软和存侥幸心理,要本着“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对所有工业企业加强监管,严格执法,任何时候都要实行达标排放。三是规范畜禽养殖业。所有养殖企业必须对畜禽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实行干湿分离,建沼气池,实行深度处理后排放,推广生态型、环保型养殖方式。县人民政府已将道水河饮用水源上游划为禁养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规模养殖,已有养殖规模的农户,要从大局出发,从关心城乡居民饮水安全着眼,舍小家为大家,站在为社会造福的高度,在规定时间内积极搞好主动退养。四是加大生活污染治理力度。特别是集镇要强化建设集中式生活污水厂,道水流域内的农户生活垃圾要建净化池、化粪池,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按照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模式进行不断完善,加大白色垃圾清理,生活垃圾清运力度,禁止向道水河床倾倒各类垃圾,对在县城规划区内道水河岸违规倾倒建筑、生活垃圾等不良行为将依法予以严惩。五是治理医疗废物、废水。佘市、望城、烽火卫生院的医源性废水应配套建设污水处理站,医源废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医疗废弃物要按规定转运专业机构进行处理。六是加强河道管理。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执法监管,禁止采砂、挖沙行为,禁止电捕鱼,对不听劝阻的从严追究法律责任。七是开展区域合作。县与县、乡与乡之间要开展治污区域合作,强化污染源达标排放。否则,责令取缔。石门县境内的新源合作煤矿、九峰和大康牧业的三个排污口建议政府责令关闭,确保道水不受污染。与此同时,积极做好道水河沿岸植被生态保护工作,为提升水质创造良好的理化环境。

3.强化宣传引导。各有关单位和乡(镇)联合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营造强大的舆论声势,调动广大群众参与道水河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齐抓共管的态势,全民参与到保护好道水河的行动中来。

4.强化机制建设。道水河水资源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治污任务非常艰巨。建议县政府应加大对道水河保护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制订相关规范性文件和饮用水源保护工作条例,明确职责,分解任务,强化监督,切实加大破坏饮用水资源的打击力度,确保城乡居民饮用水水源绝对安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