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武乡老科协抓典型引路 促科普服务
近年来,中武乡老科协在继续抓好张运思等会员老典型的基础上,积极培植一批新典型,并利用多种形式和渠道,大力宣扬和点赞他们的先进事迹与新鲜经验,为其营造施展才华的用武之地和平台,使新老典型起到“全面播种,次第开花”的催化作用。
乡老科协理事皮远中,在全县四个乡镇建立了红薯生产基地。年生产红薯400吨,生产各类粉丝3600吨,年创收入50万元。老科协会员王承之带引移民开发种植柑橘400亩,并指导橘农生产培训技术达55户,帮助橘农年销售各类水果达60吨。新会员李其林发挥自己电工技术,经常义务为周边农户维修电器设备,义务服务农户达86户,义务投工100天。乡科协会员杜旭林为抓好杂交水稻示范基地,在病虫防范期间指导农户防治技术,经常深入田头地边查看虫情、病情、义务投工达15天。并亲自帮助8个农户义务治虫施药。关家岭村老科协会长李书桂,为引进发展苗木生产,下户调整山地面积300亩,义务加班五个晚上,引进资金5万元,新硬化公路1公里。乡老科协理事王本林指导全乡林业开发,帮助农户开发苗木生产,本人全年有150天左右到各单位进行绿化工程和指导农户苗木生产技术;由于自己多年从事苗木经营年创收5万元。这些会员在化解农村各类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开展扶贫帮困等工作上贡献出“五老”科技人员的余热,有力促进中武乡经济工作稳步发展。为提升乡老科协地位起了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