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老科协赴安乡观摩学习旱稻栽培技术
走出去取经 带回来示范
澧县老科协赴安乡观摩学习旱稻栽培技术
针对目前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农业种植业劳力匮乏的实际,且旱作物品种的棉花、玉米等经济作物价格下滑,而带来部分旱地呈新一轮抛荒势头。旱稻推广试验、示范种植模式前景广阔,能有效解决因基本农田水利设施老化、灌溉不畅,致使棉改稻带来的屏障。
围绕农民增收,破解种植业增效缓慢这一课题,澧县老科协于9月8日带领县老科协农业分会、官垸镇老科协、农科站站长、相关示范村负责人一行十余人,在安乡县老科协会长李盈山、省农业劳动模范、安乡天喜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叶天喜的引领下,参观学习位于安乡县汤家岗旱稻示范种植基地。该基地去年从上海市农科院综合试验站引进了2个旱稻国审品种和29个旱稻新组合,筛选出2个国审品种“旱优113”与“旱优73”表现最佳,其品质口感良好,于5月中旬播种的2个国审品种,在其天然雨水生长和除草、富硒等相关培管的条件下,预计亩产量在600公斤左右。旱稻的良好长势和丰产性能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喜爱和新闻媒体的关注,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和广泛的社会影响。
通过实地观摩学习和经验介绍,完全适合于我县丘陵棉改稻的区域进行示范推广。明年将该技术作为科技示范引领农民增收的重要内容来抓,以官垸镇棉改稻2000亩作为示范基地,带动旱稻种植的有序推进,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澧县老科协 杨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