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富硒农产品在科技服务中升级
推广富硒农产品在科技服务中升级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推进实施,普及补硒知识的宣传,使人们获得健康快乐的生活,澧县老科协审时度势,把推广富硒农产品作为今年“三农”服务的重中之重,以“硒”为贵,合力开发,助推多品种富硒农产品推广全覆盖。
一、巩固成果,扩大富硒农产品推广覆盖面
针对富硒农产品上级有要求,人们有需求,健康有期盼,发展有基础的现实,如何形成共识,合力开发,惠及于民,我县富硒农产品推广由老科协牵头,已形成了“三有”的特点:一是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通过近四年来的推广示范,去年在常德市举办的中国(湖南)富硒食品研讨暨博览会上,我县有一家企业获“全国富硒名优企业”6大系列8个品种获“全国富硒名优产品”称号,并颁发了奖牌、证书。二是有一支热心的推广队伍。由县老科协组建的专家服务团队和一批推广示范实体企业、勇于钻研的科研骨干,使富硒农产品涵盖领域逐步扩大。三是有一个好的推广氛围和位置。通过去年底举办的富硒产品展示会,相关单位部门参与的富硒农产品现场观摩会,使之全社会对健康理念、领导重视程度、支持力度加大,唤起人们对富硒产品的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今年5月,由县老科协主办,邀请市老科协会长、研究员邓正春,副会长、副研究员郝界洲,市农委农技推广站站长、高级农艺师吴平安,桃源县果树研究所所长颜送贵等专家来澧传授富硒农产品推广技术,专题举办学习班。来自全县种、养企业的技术骨干、镇(街道)老科协会长共80余人参加了培训,为每位学员免费发放了《主要农作物富硒生产技术》一书,为我县富硒农产品推广辐射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形成了良好的推广开发氛围。6月初,专题召开全县部分种养企业、合作社技术骨干、负责人座谈会,共话富硒农产品推广质量上水平、品种增花样、示范全覆盖,使一批种养企业、合作社成为产业带动辐射的实体,成为推广、推动的主体,引导农民成为自主式、家庭式食用富硒产品覆盖的群体。提倡农户种2亩富硒稻、2分富硒菜、10株富硒果,达到自足实用、自补健体的目的。在“五统一”中,增强人们的健康生活新理念,成为县老科协富硒农产品推广技术服务的一大亮点,即:统一提供富硒素供应、统一技术咨询指导、统一富硒产品集中检测、统一富硒产品对外推介、统一对富硒产品营销提供平台。
二、跟踪调研,在服务中为推广富硒产品打气助阵
市老科协第一会长徐超文、会长邓正春、副会长郝界洲一行,在县老科协会长孟凡英、姚大曰陪同下,于5月18日专程调研澧县康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参观了该公司千亩优质富硒油菜、林下富硒土鸡养殖基地,对以生产优质富硒食用茶油为核心,集科学研发、示范推广、生产加工与优质农产品资源整合为一体的新型现代农业企业给予了充分肯定,通过2-3年的努力,优质“康园山宝”富硒茶油品牌、林下富硒土鸡年产值过亿元,美好的希望和期待将为企业带来勃勃生机。
随即,由县老科协副会长杨先华、理事文振昌、周泽渊组成的专家服务队,深入澧南镇千亩富硒水稻基地,开展对水稻品种品质、施硒时期与用量等方法进行现场传授、指导,对澧县黄家套有机蔬菜基地和边山河有机蔬菜种植基地进行有选择性品种蔬菜施硒进行了专题指导,对提高科技含量,打造富硒产品名牌,起到积极示范推动效应。
三、精准施策,科技在扶贫脱贫中体现服务
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也是老科协用科技扶贫的责任与担当。
一是在推广富硒技术上,找准脱贫攻坚突破口。县老科协理事乔维太,得知澧南镇老岗村杨海明、刘颖残疾夫妻,曾养羊100只,年收入可望获利5-6万元,因防止血吸虫病源在澧水蔓延,政府号召河堤禁牧,已关闭羊场的低保对象,乔理事几次深入他家了解情况,考察周边环境,提出了富硒土鸡生态养殖的建议,投入用政府补偿的3万元资金,饲养土鸡1000只,预计每只鸡年毛收入180元,利润100元左右,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按科学配方进行富硒素添加饲养,品质大大提升,较好地为这对弱势群体找准了脱贫致富的门路,提供了再就业孵化器,搭上了科技快车,增强了脱贫新活力。
二是深化科普宣传,选准扶贫切入点。县老科协理事、柑桔分会会长张显芬,今年分别在宜万、梦溪两地开展柑桔高产管理与大实蝇防治防治技术讲座,参训对象达300余人,使今年柑桔挂果压满枝头,又是一个特大丰收年。农业分会会长周泽渊,多次深入澧东、澧南、中武等地水稻种植基地,临田指导,对种子筛选、栽培管理、病虫防治、施硒要点进行传授,使富硒作物在“一户一品”活动中领悟到“科技创新才是精准脱贫的秘诀”,并真正掌握打开致富之门的金钥匙。
三是利用“雪球”滚动效应,打造最佳复合价值链。增强“一富带万富”战略发展定力,使富硒推广技术延伸到脱贫农户,使科技传播日益扩大到弱势群体,使贫困村组农户达标“摘帽”,进入致富奔小康的快车道。
(澧县老科协 杨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