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区县动态>详细内容

澧县老科协对村关心小组精准扶贫务求落地生根

发布时间:2016-06-20 信息来源:常德市老科协 【字体:

澧县老科协对村关心小组精准扶贫务求落地生根

 

5月31日,澧县老科协会长姚大曰来到澧澹街道安全扶贫学会基地,参与精准扶贫专题研讨会,采用交谈对话方式,引导澧澹、澧浦、澧阳、澧西四个街道的学会组长,围绕“协会跟党走、扣中心,建村关心小组是不是精准扶贫的最佳方式?”、“《安全学会服务章程》作为关心弱势群体的承诺做不做得到?”、“怎样才能把关心小组建起来?”等问题展开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今年是协会组织建设年,安全扶贫学会是县老科协的办事机构,镇村(社区)分别建立学会小组和关心小组,是协会服务的架构模式,既响应了中央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人创新”号召,又符合协会组织建设的要求。《安全扶贫服务章程》涉及的内容,全都是为农村弱势群体做好事,充分体现“利为民谋”的宗旨,紧密围绕党委办点开展扶贫服务就是跟党走。姚会长在归纳与会者各种建议后说:“精准扶贫精不精准,不看形式看成效,因此村关心小组精准扶贫务求落地生根”。接着他着重强调了四点:

一是扶贫要先扶志,激发弱势群体的内动力。关心小组要利用各种载体和渠道,大力宣传党的扶贫政策,让最强福音对身陷困境中的农户入心、入脑,激发他们励志自强的内生动力,变伸手要救济为动手谋生计。

二是攻坚应吹集结号,加大扶贫资源整合力。要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并团结一切力量,向社会广纳有实力、有能力的仁人志士,把他们集结起来组成精准扶贫的生力军,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建功立业。

三是鼓励“抱团创业”,发挥自身科技致富推动力。所谓“抱团创业”,就是发动有技术、有实力、有经验、有爱心的中坚会员牵头将一群贫困农户抱在一起,依据现有产业资源,运用科技手段,提质增效,加快脱贫致富,这是一种“发力供给侧,做好农业加减法”的成功之路,老科协应予以大力倡导。

四是坚持党的领导,构筑关心服务支撑力。任何协会组织都要接受党的领导和监督,老科协当然不能例外。号召村级会员中的每个党员,在“两学一做”活动中,积极带领群众会员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余热,替“贫农”造福,为党旗争辉,用接地气、求实效的行动赢得党委、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为关心对象创造钟摆效应的“门到门”服务。(澧县老科协特约记者  宋叔林  联系电话:1365736512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