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城老科协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 积极创办“五型”会员之家
鼎城老科协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 积极创办“五型”会员之家
常德市鼎城区老科协 汪鼎林 陈俊中
今年来,鼎城老科协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注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积极创办会员之家,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会员的凝聚力、向心力、吸引力、创造力,将鼎城老科协建设成老科技工作者之家。提升老科协组织的服务意识和工作水平,做好科技服务、科技普及、科技研发、科技咨询和科学养生等项工作。积极为区委、区政府建言献策,搞好维稳、搞好科技精准扶贫,为鼎城经济社会发展服好务,让老科协工作和活动,真正做到为会员所需,为会员所用,为会员所爱,将鼎城区老科协打造成“学习之家”、“奉献之家”、“快乐之家”、“温馨之家”、“健康之家”。造就会员贡献余热的平台,使晚年生活更丰富多彩,使之达到老有所学健心脑,老有所乐无忧烦,老有所为献余热,老有所成少遗憾,老保健康乐晚年的目标。积极创办“五型”会员之家。
一、创办“学习型”之家
“活到老,学到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老而好学”到什么时候停止呢?《荀子》说“学至乎没而后止也”,同样的意思,《韩诗外使》说“学而不已,阖棺乃至”。其意思很简单,人,要到停止呼吸,才终止学习。因此,抓好老有所学意义重大:其一,这本身就是尊老爱老之举,有助于老人幸福指数提高;其二,学习不仅能充实头脑,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时俱进,还能充实生活,使自己心态年轻化;其三,能影响下一代,对后辈健康成长大有好处。在学习形式上,老科协各分会根据工作需要,利用理事会、理事扩大会、会员会以及自学等形式进行。学习以自学为主,以集体学习为辅。学习内容以学老科协及相关文件,学时事政治,目前主要是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学法律知识,学琴、棋、书、画、学历史、学“国学”、学电脑、学现代科技知识等,同时,以分会为单位,成立诗社,组织会员每周学习一首唐诗,每月开展一次笔会,积极组织会员上老年大学,通过学习使会员思想上、政治上跟上时代步伐,不断修养自己的情操和品德,继续为党和人民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二、创办“快乐型”之家
老有所乐,不仅可以增加生命的长度,而且可以增加生命的宽度,中国人把88岁称为“米寿”,把108岁称为“茶寿”,从“米寿”晋升“茶寿”,除了善于养生外,老有所乐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因为人的精神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相当大,每位老科协会员做到:有一颗童心,常忆童年事,多交童年友,常读童年书,多做童年事。具体来讲要求达到五大境界:一是淡定人生,不再因为名利而烦恼;二是畅所欲言,不再因无法倾诉而郁闷;三是广交朋友,不再因任何逆耳而动怒;五是随心所欲,不再因刻意约束而沮丧。同时,引导会员融入社会找“乐”,乐在耕耘。摆正心态寻“乐”,为乐而学,以学为乐。老科协搭建平台组织会员积极参加各种老年健身活动和老年文化活动,帮助会员安“乐”,乐在身心健康。倡导会员做到“乐”中求“为”,“乐”更“乐”。就是在“老有所乐”的活动中,探索一些使会员发挥余热的“老有所为”的活动,使会员不仅得到乐趣,更在“老有所为”中为人民、为社会、为子孙后代做出成绩,有一种成就感,使晚霞更红。使生活更充实,“老有所乐”更快乐。
三、创办“奉献型”之家
创办“奉献型”之家就是动员会员做到“老有所为”。我们主要引导会员以我们本土的享受国务院津贴的吴忠文、黄士元、武令如,老科技精英粟万珍,本土文史研究专家邓声斌等老科协会员为标杆,主要从三个方面创办“奉献型”之家。其一是适应新形势。全体会员深入学习市、区党、政领导对各个阶段工作的重大部署,走出家门,走出鼎城,到火热的经济、社会建设第一线去参观调研,耳闻目睹新的建设场面,新的发展变化,在思想上提高认识,更新观念,跟上形势。其二是确立新思路,坚持紧扣党政工作中心,建言献策;紧扣社会难点热点,释疑解惑服务党政助其所谋;服务民众助其所需的宗旨。突出在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及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建设、精准科技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提供优质的科技服务和合拍合调的良好建议。其三是助推新发展。紧紧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资源开发,民生改善,社会事业等领域,积极为各类项目策划、论证,出谋献策;积极为落地实施的项目提供科技咨询和现场技术指导;积极协助为项目顺利实施作一些优化环境的工作。
四、创办“健康型”之家
创办“健康型”之家,主要在会员中普遍开展“四个人人项目”活动,即开展“人人知道自己的血压”、“人人参加健身活动”、“人人养成健康行为”、“人人掌握自救互救技能”。 重点抓好对会员“一对一”科学养生,通过上述活动,普及会员健康生活方式,培养会员健康行为,最终提高会员健康水平,达到“60岁生活工作正常,70岁开辟新的战场、80岁连连拿回大奖,90岁唱歌跳舞喜洋洋”。的健康生活水准。此外,以各分会为阵地,开展“以会员为本,贴近会员”的系列活动。1、各分会设立一个健康教育专用宣传栏或橱窗,向会员讲述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2、开展会员广泛参与的健康生活方式活动,如健康知识竞赛、健康膳食设计比赛、健身比赛、健康娱乐活动比赛和健康老人评选活动等。3、开办“健康课堂”,以分会为单位,每月或每季度组织一次健康知识讲座,定期邀请专家讲课,将老年人的慢性病、多发病防治列入讲座的重点内容,提高会员的生活质量。4、发送健康教育知识,定期编发老年人保健知识资料,提高会员健康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增强会员自我保健水平和技能。通过上述措施,达到健康、快乐、长寿的目的。
五、创办“温馨型”之家
有人说温馨是一种家的感觉,而“家”在词典中的解释是:人所居住生活的地方,家有大家,小家之分,老科协是离、退休科技工作者为主体的大家,建好这个家,主要体现 “家”的温馨。在创办“温馨型”之家时,我们主要把握了如下六方面:一是努力维护老科技人员的合法权益,积极反映他们的工作要求,同时通过召开纪念会、茶话会、座谈会、祝寿会、联谊会等活动,促进会员之间的感情交流,提高老科协会员参与各项工作的积极性。二是关心会员的职称晋升工作,根据上级老科协的有关精神,积极为他们申报职称。三是注重会员的业务提高,经常组织会员参加各类科技知识讲座和技术培训,更新会员知识,解决会员退休后知识老化问题,同时,还鼓励会员从事新技术研发和新产品开发,并在此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四是对会员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给予表彰,激发会员创造力和创新力。五是关心会员的各类生活。缝年过节或会员住院派人前去看望,还主动关心他们的“黄昏恋”,帮助牵线搭桥,使会员感到晚年不孤单,重阳节召开敬老大会,使会员深感老科协这个家是值得信赖,可以托付的。六是力所能及的组织会员参与一些陶冶情操的活动,进一步焕发大家的工作热忱,实现会员“第二春天”的目标。如组织夕阳红艺术团、组织太极拳队、腰鼓队、舞蹈队、广场舞队。组织会员开展广场舞、书法、绘画、棋类、摄影、文体养生、京剧等项比赛,陶冶情操促进健康,使会员感受到老科协就是他们温馨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