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区县动态>详细内容

桃源县老科协的做法和体会

发布时间:2015-06-26 信息来源:桃源县老科协 【字体:

 

我们的做法与体会

桃源县老科协

我们桃源县老科协成立于1998年8月, 现有62个分会,其中乡镇分会40,县直分会18,产业分会4个,总共1759名会员近些年来,我们遵循发挥余热、再做贡献的办会宗旨,团结引领广大会员,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工作重点和目标要求,探索和完善了一套适合县情的“4times;4” 工作运行模式,并取得了的工作成绩,先后多次获得县委县政府和上级老科协表彰奖励。在这些年来的工作历程中,我们的做法有四条。

一、发挥四个作用保健康、兴科技、搞调研、促和谐。

1、保健康。重点实行“三个保健康”:一是坚持自我保健康。本着自我保健、自然疗法、自愿参与、自觉坚持的原则,按照“每个分会办有自我保健培训班、每个会员学有自然疗法 项目的要求,推动全县老科协系统自我保健活动深入、持久、有效发展。二是服务会员保健康。主要采取“四导”形式,即发行期刊主导、分会培训辅导、团队巡迴指导、 征文评选倡导。今年,我们以“我与健康同行”为主题,采取理论探讨、心得体会、意见建议、诗词歌诀等多种体裁,鼓励会员踊跃投稿,拟从来稿中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共10篇,编发一期《夕阳建述》增刊,现已收到征文20余篇。三是参与社会保健康。主动配合县老保协,积极参与指导创建长寿乡镇活动,按照湘老科字[2015]2号文件,即关于百岁健康村(试行)标准的通知要求,在巩固提高原有3个试点村的基础上,今年在泥窝潭乡岩溪寺开展“百岁健康村试点。此外,坚持抓宣传、抓配合、抓队伍、抓培训、抓活动、抓试点、抓体检、抓建档、抓评选、抓典型,使自我保健工作呈现出了月月有保健活动、季季有保健讲座、人人有(自然疗法)保健项目、个个(1647名会员)有保健期刊、会会有保健典型的崭新态势。县老科协先后8次被评为全省自我保健科普工作先进集体。

2、兴科技。通过受聘专业、引领团队、创办实体、科技服务等形式,在科技创新、推广、示范、培训和普及等方面取得了多成果。截至今年上半年止,13项成果获国家专利,2项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6项成果获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很多老科技工作者继续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柑桔大实蝇防控、大叶茶良种繁育、楠竹速生高产、富硒农产品开发、循环农业和农村清洁工程等新技术的重任,成这些项目的首席专家科技顾问先后有680多人次举办科技培训和开展科技咨询960场次,受益农民达58000余人次,共赠送科技书刊47000多份(册),印发技术资料13万余份,深受基层干部群众的喜爱与欢迎。

3、搞调研调研工作重点绕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发展大局,包括领导交办的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事项;二是自身建设,包括工作研讨和典型事例;三是科技创新,包括科研报告、科技成果、科普典型、科学建议等。无论是调研文章还是建言文稿,都坚持联系实际、突出重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并尽力做到观点正确、态度鲜明、依据充分、说理透彻、数据准确、建议中肯。2013年编印发行的《调研建言论文选编》,总共遴选收录县级以上采用的文稿73篇,其中国家级12篇、省级18篇、市级12篇、县本级31篇。每个季度发行一期的县老科协会刊《夕阳建述》,优先刊用会员调研文稿,并及时向上级老科协会刊推荐会员文稿。近些年来,我县老科协共有100余篇调研建言文稿被上级老科协会刊采用,其中国家老科协会刊发表6篇、省老科协会刊发表64篇、市老科协会刊发表45篇。在调查研究方面,第一会长魏国超、会长艾新国不顾年事已高,坚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年年均有高质量高品位的调研成果出炉,成为领导民主科学决策依据与借鉴。教育、农业分会和盘塘、漆河分会通过调查研究,开展建言献策,不仅扩大了自身影响力,增强了领导认同感,而且提升了社会知名度。

4、促和谐。县老科协把促和谐的做法总结概括为“尊重上代、关心下代、团结同代、维护当代” 四句话,要求各分会及村(社区)老科协小组增强维稳促和意识,全体会员自觉学法、用法、守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参与法制宣传教育和关心下一代工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和谐社会发挥余热,涌现出了大量维稳促和的先进典型。比如,2013年县委、县政府表彰的关心下一代的10个先进单位和10个先进个人,分别有5个是老科协分会和老科协会员。去年,县老科协教育分会获得了“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lsquo;复兴中华,从我做起rsquo;主题教育活动”先进集体称号。今年县老科协与有关单位和分会一起,重点围绕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安全教育,建立健全了“三个三”的示范机制:一是以人大、教育、公安三个县直分会为主导,上了三个教育的示范课。二是以司法、教育、安监三个部门单位为后盾,建了三个教育的示范校。三是以漆河镇、泥窝潭乡、漳江镇三个乡镇分会为依托,办了三个教育的示范点。

二、运用四支团队,即讲师团、服务团、辅导团、宣传团

一是农村实用技术讲师团致力科技兴农。该团组建10多年来,始终围绕“讲给农友听、做给农友看、指导农友干”的办团宗旨,制定工作规划,安排科普活动,致力科技兴农,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团长陶大成、老专家颜送贵江克平等人,年年主动参与送科技下乡活动,先后应邀走乡串村、深入田间地头举办技术讲座、开展技术咨询562场次,发放技术资料45400余份,受益群众达35600余人次。

二是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团助力保健科普该团罗梅举、李丘林、郭定国等几位老专家在团长管如胜的安排和带领下,先后应各分会邀请,开展医疗保健科普讲座93场次,让近8000名中老年听众受到启迪与教益,把坚持科学养生应用自然疗法变成了广大会员及家人的自觉行动。

三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辅导团着力后代培养。该团分布在各分会的思想道德教育老专家吴福伯、胡名焕、康复兴、孙卓成、印建中等会员,主动密切与学校配合,先后应邀到学校及家长学校传授道德、宣讲法制、举行思想道德教育讲学110余场次,受益学生及家长32800余次。

四是文化艺术宣传团尽力文学艺术传承该团从2013组建以后,除了积极参与送文化、送艺术下农村进社区外,还作为全市唯一以老科协名义冠名的文艺团体,参加2013年全市百团会战演出,并获得二等奖和一个精品节目奖。目前,该团除再次参加全市百团会战演出外,还打算开展送文艺进敬老院活动。

三、采取四种形式,即联村、建园、办点、帮户

在联村方面,县老科协重点联系泥窝潭乡灵雨寺村岩溪寺村、漆河镇铁佛寺村、盘塘镇朱家港村以及漳江镇纺城路社区。各乡镇及县直分会分别联系一个村。全县老科协系统总共联系62个村。在所有联系,普遍推介和移植了泥窝潭乡灵雨寺村实行老科协小组建设、健康长寿村设、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农业开发等几合一的经验与做

法。

在建园方面县老科协与青林乡分会联合建立的农林科技引种观察园,先后从全国各地引进桃、李、柑桔、油尖板栗、大五星枇杷、山药等13类共113个优良新品种进行开发研究,多数获得成功。其中油桃金山早红、曙光、蟠桃皇后、脆蜜桃等品种经省、市、县各级专家共同鉴定在桃源安家落户,成了县发展桃产业的主栽品种全县各乡镇及县直老科协分会总共建立56科技示范园,其中,漆河镇分会姚中奎和架桥镇分会曾伯友牵头创建并领办的绿化苗木花卉科技示范园,不仅特色突出,而且效益甚高。

在办点方面县老科协系统总共办各类示范点78个。

县老科协与县农办分会、林业分会和富硒产业分会一起,先后创剪市镇天台山村600亩双季稻良种示范、芦花潭乡向阳村500亩楠竹低改高产示范、热市镇戈尔潭村150亩良种核桃示范点、泥窝潭乡灵雨寺2000富硒油茶示范点、热市镇白鹤山500亩超级杂交稻示范点、漆河镇华岩村1800亩油茶新造示范点、盘塘镇黄叶岗2000亩油茶低改示范点、漆河镇曙光村2000亩富硒水稻示范点、枫树乡维回新村2000亩富硒水稻示范点

在帮户方面,采取科技示范与科技扶贫相结合的办法,老科协会员建立科技示范180多户,科技致富能人实行科技扶贫210多户。

四、领衔四项产业,即富硒、茶叶、楠竹、柑桔

我县老科协先后建立柑桔、茶叶、楠竹、富硒四产业会,汇聚了县内外从事这四产业研发、生产、加工、营销的专业大户和优秀人才,因而这四产业协会名副其实地领衔了这四项产业。我县获得“湖南省富硒农产品基地县 名片、富硒柑桔获得“中华名果 品牌、大叶茶获得国家地理保护标志、楠竹获得“中国竹子之乡 称号,与老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密不可分

在不断探索和完善“4times;4”工作模式过程中,我们的主要体会有四条

、领导重视。我县老科协工作之所以能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常态,关键在于县委、县政府对老科协高度重视。县委原分管领导这样解释“老科协”:“lsquo;老rsquo;为长者、lsquo;科rsquo;为智者、lsquo;协rsquo;为贤者”。 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真心诚意为老科协工作鼓与呼、谋与创、力与行,真正做到了“有请必到、有难必。近些年来,县委县政府就老科协工作先后以会议纪要、两办通知和有关职能部门联合发文等多种形式,印发了10多个文件,为老科协营造了良好的活动条件和发展环境。因此,我县原分管老科协工作的县委副书记和现任县委书记先后于2006年和2013年被省老科协授予“关心和支持老科协工作的好领导”荣誉称号。

第三、部门支持。除明确10个相关职能部门为县委、县政府老科协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外,县老科协曾以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为常务副会长、县委老干部局和县人事局局长为副会长、县科协主席和县民政局分管民间组织的副局长为常务理事的组织模式,形成了名副其实的“组织部牵头、老干局为主、人社局协同、民政局配合、科协指导”的运行机制。从2012年起,这些部门实行从直接任职向具体负责转变:县委组织部负责“有领导、有专人”的落实,县委老干部局负责督导乡镇分会的建立和“有场所、有考核”的到位,县财政局负责“有经费”的审核,县老科协负责“有制度、有活动、有典型”的指导。这种职责分明、协调一致的运行机制,确保了老科协工作有序运行和有效发展。

第三、规范管理。对外,有由县委县政府以两办名义下发的《关于建立健全老科协组织体系的通知》所明确规定的有领导、有专人、有制度、有场所、有经费、有活动、有典型、有考核的“八有” 基本要求;对内,有15项规章制度,包括议事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联系走访制度、慰问制度、接待制度和分会组建、服务团队、期刊订阅、通讯报道奖励制度等,切实做到了用制度管人、照制度办事。

第四、典型引路为充分发挥典型的引领作用,我们始终关心过去典型、重视原有典型、推介新生典型、表彰突出典型,从而激发了各类典型的政治热情,形成了推动老科协工作的正能量县老科协建立以来,先后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老科技人员和先进老科协工作者。其中:有2人为全国银龄行动 先进个人和全国“科普行动 先进个人;3人为全省老科技精英、7人为全省优秀老科技工作者;有4人为全市老科技精英、25人次为全市优秀老科技人员和先进老科协工作者;有5人为省、市老科技扶贫示范户和农村科技致富能人;县老科协和三阳港镇分会、热市镇分会、漆河镇分会分别为省、市老科协工作先进集体。

 

(20156

 

Power by YOZOSOFT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