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区县动态>详细内容

关于加强县城建设与管理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5-07-10 信息来源:桃源县老科协 【字体:

                关于加强县城建设与管理的建议

          桃源县老科协魏国超  艾新国  余益新

72日上午,我们按照县老科协年度工作计划安排,组织部分会员就县城建设与管理进行了一次专题座谈。座谈中,大家畅所欲言,既简要地摡括了县城建设与管理取得的成绩,又尖锐地指出了县城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还明确地提出了县城建设与管理的具体建议。

座谈认为,近年来,随着民生升温、园区攻坚、城市提质“ 三大战役”和美丽、实力、宜居、幸福“四个桃源建设”的整体推进,县城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具体体现为:发展框架持续拉大,基础设施日益增多;综合整治已见成效,市容市貌明显改观;城市功能不断配套,民生工程惠及百姓。但是,与周边县市的来势和城区居民的要求相比,也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规划统领不够。县城总体规划未能有效发挥引领和指导建设与管理的作用。因而导致了公共场所建设滞后、活动空间受到挤压、道路交通不够顺畅等现象。二是管理合力不足。县住建局、规划局、城管执法局、国土局、交警大队、漳江镇及其居委会社区均有县城建设与管理的监管职责,但协调配合不很到位,致使一些焦点难点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三是优势体现不明。尽管在县城绿化和环县城绿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生态理念与现有建筑、技术水平、资金状况等因素的制约,未能有效体现出我县的生态优势,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建设任务依然艰巨。四是服务设施不全。公共厕所数量过少,贸易市场建设滞后,流动商贩沿街叫卖现象屡禁不止;公共停车场所缺乏、车辆乱停乱靠严重、道路交通秩序混乱的问题比较突出。公共娱乐休闲设施不多,群众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的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等等。针对县城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大家一针见血地提出了以下五条建议。

(一)坚持规划引领。围绕县城建设既定目标,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要求,切实把工作重心转移到运用规划引领和指导县城建设与管理上来,提高运用规划的自觉性,实现依规建设管理的常态化。一是坚持“规划先行”。充分发挥统筹城市规划的政府职能,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充分研讨和论证,依据本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背景、现状特点、进一步完善县城建设总体规划,配套制订好道路交通、管线入地、园林绿地、旅游开发等专业规划,并按城市分区编制好区域祥规。二是坚持“基础先行”。县城建设必须以城市总体规划为蓝本,超前地、及早地搞好“水、电、气、网” 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促进和加快城市开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坚持“绿化先行”。依据县城总体规划和县城园林绿地专业规划要求,充分利用城区河流、坡地等自然条件,坚持点、线、面有机结合,科学规划城市公共绿地系统和防护绿地系统,使绿化结构趋于优化、布局更趋合理,推动生态建设与宜居建设同步发展。

(二)完善配套设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功能,让市民出行更通畅、生活更顺畅、居住更舒畅,是民生升温和城市提质应有之义。当前要着力解决五个问题。一是道路交通。完善城区人行道、下水道和绿化配套,继续实施小街小巷提质改造,及时修复破损道路。二是车辆停靠。逐步缓解南街路、渔父中路、漳江中路等城区主街道“停车难”的问题。同时,强化人防管理,兼顾停车职能,搞好地下停车场建设。往后的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都要考虑这个问题。三是垃圾处理。按照规划设计,建设足够数量的公厕和垃圾中转站。充分利用现有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及时运送并处理生活垃圾,倾倒处理建筑垃圾及其他垃圾。四是市场改造。着力搞好城区农贸市场提质改造。重点整治武陵东路农贸市场、正东街农贸市场、新河桥农贸市场和纺城路农贸市场。五是品位提升。注重搞好滨河路、漳江大道、桃花大道等重点街道建筑物立面风格设计,鼓励支持建设高档住宅小区,抓紧完成城中城、城区沅水风光带所有在建项目的煞尾工程,逐步提升县城文化品位。

(三)推行精细管理。推行城市管理精细化,是提升县城品位的客观要求。一方面,在管理内容上突出抓好五点:一是环境卫生:合理规划安置垃圾投放点,配备密闭垃圾桶,继续开展行人乱扔垃圾、建筑装潢垃圾等专项整治行动,切实提高城区环卫管理水平。二是规划国土。按照县城总规修编,加大规划国土执法监察力度,严控严查违法违规用地建设。三是市政设施。将其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细化到每一颗树、每一盏灯、每一个雨水口、每一个检测井。四是质量安全。规范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和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将现场管理落实到每个项目、每个楼盘、每栋楼房,严厉打击资质挂靠和工程转包行为,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五是公共秩序。重拳出击,彻底整治交通、广告、市场秩序,切实抓好绿化亮化美化工作,使桃城真正靓起来。另一方面,在管理方法上重点抓好“三化”:一是工作责任网络化。强化城管执法员、卫生管理员、市政管理员、协管员、社区信息员“五员”责任,实行定人、定区域、定标准、定职责、定奖罚,健全责任网络。二是工作管理日常化。“五员”按各自的责任区域每日上街上路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由城管执法局分类调度交办,及时处理。三是工作考核标准化。对照城市管理标准,将工作逐项细化量化到每处、每件、每起,实行工作问责、绩效挂钩。

(四)深化市场运作。关键是建立健全三种机制,推进市场运作提效,促进城市提质。一是建立健全县城建设投资融资机制。放宽准入门槛,大力推进投资市场化和社会化,激活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整合城市资源,做大做强城建投融资平台,将城建投真正打造成城市建设的主体。二是建立健全土地经营机制。加快土地经营制度改革步伐,启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建立宅基地流转和退出补偿机制,建立集体建设用地地价体系,探索推行“地票”交易;改革土地储备制度,组建地产公司,提高土地经营效益与财政受益。三是建立健全城管长效机制。按照“市场运作、有偿服务、公司管理”的原则,逐步推行绿化养护、路灯管护、市政维护、户外广告等公共服务市场运作、公司管理。

(五)强化保障措施。城市提质不可毕其功于一役,必须自加压力,激发动力,形成合力,常抓不懈,狠抓落实。一、科学调度,善打大仗。各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县城市提质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各自具体任务,一项一项细化措施,一层一层分解责任,严格实行一周一汇报、一月一调度、一季一考核,加强协调,确保进度,形成常态。二、攻坚克难,敢打硬仗。集中人力精力,一个一个问题解决,一个一个节点击破,以重点击破推进整体突破,做到个人的事情不推给集体,自己的事情不推给别人,下级的事情不推给上级,部门的事情不推给政府。三、协调配合,誓打胜仗。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县城提质目标,服从服务这个任务,做到同吹一个号,同唱一个调,上下左右协调配合,形成强大合力,真正形成团结协作干实事的创业氛围。

201575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