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区县动态>详细内容

夕阳余晖红似火 攻坚克难拓产业

发布时间:2016-03-28 信息来源:桃源县老科协 【字体:

夕阳余晖红似火  攻坚克难拓产业

——桃源县老科协富硒产业分会事迹简介

 

桃源县老科协富硒产业分会是一个跨地区、集产、供、销于一体的松散型、民办型、非营利型的行业分会,成立于2009年7月28日,现有会员110人,其中外县会员21人;会员单位26个,其中副会长单位3个、常务理事单位2个,外县会员单位6个,富硒农产品基地5个、富硒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11个、富硒农产品专业合作社3个、富硒产品研究所1个、富硒农产品营销部、富硒农产品超市各1个。近几年来,该分会多次被评为市、县先进协会,2014年10月被省老科协评为“老科协工作先进集体”。

桃源县老科协富硒产业分会,以开发天然硒资源和发挥自主知识产权优势为己任,坚持运用“富硒土壤+科学补硒” 的方法,加速基地建设,提高产品质量,突破营销瓶颈,做大做强富硒功能产业,为尽快实现把桃源县建设成为“全国富硒农产品开发示范县”的目标做出了贡献。据桃源县富硒产品开发办统计:截至去年年底,全县已有58个富硒农产品获全国名优产品奖;13个富硒基地获明星企业称号,桃源县获“中国十大富硒之乡”殊荣。

桃源县老科协富硒产业分会自成立以来,在中共桃源县委、县人民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县富硒产品开发办和县老科协的科学指导下,始终坚持科学发展,服务富硒产业开发,为推动县域富硒产业由科研探索走向成果转化、由示范性生产走向规模化开发、由分散零星叫卖走向了集中批量上市,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目前,全县富硒产品生产规模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多、产品质量越来越精、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经济效益越来越好。据县富硒产品开发办2015年统计显示:全县共有富硒产品基地26个,其中生产和生产加工基地21 个,实验示范基地5个,基地面积16.4378万亩,基地联系农户23358户。共开发富硒产品 23类、75种、101款。富硒产业总产值由2010年的0.59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6.2368亿元,年均递增率达59.7%。6年新增利润2.6292亿元,农民增收2.9337亿元,实现了富硒产品生产和开发的新跨越。

1、潜心研究,发现“富硒土壤+生物转硒法”

为了推动富硒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该产业分会桃源县富硒产品研究所经过17年的探索、研究与实践,发现并总结出了一种生产富硒农产品的科学方法,即“富硒土壤+生物转硒法”,赢得了开发富硒农产品的主动权,实现了人为控制农产品硒含量的目的。即利用天然的富硒土壤+通过生物将硒元素转化为硒营养,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标准化生产达标的有机硒农产品。也就是在富硒地区动植物生长过程中,施用或添加特别研制的含硒专利肥料,将无机硒营养因子科学导入农作物或者畜禽体内,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相适应的温、光、水、热的条件作用下,通过动、植物自身的生命运动,将叶面吸收的硒或通过饲料添加的硒与氨基酸结合而成为氨基酸硒,(Se+4无机硒 Se-Met蛋氨酸形态的有机硒),富集在果、菜、肉、蛋和籽实中,使其可食用的农产品中硒含量适度增加,达到国家颁发的富硒食品标准,而有害物质又不超过食品限量标准的纯天然的农产品。

富硒产业分会的科技人员从1998年开始着手研究富硒农产品的生产技术,通过8年探索,9年拚搏获得了富硒增甜素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铬锌硒肥的生产及使用方法等四项发明专利;富硒增甜素(原柑橘增甜素)、富硒农产品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六项省、市、县科技成果,完成了23类富硒农产品产业化生产的全部前期工作,同时还起草了《富硒水稻生产技术》等64个生产技术规程,由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发布成为湖南省地方标准。我们桃源县生产的富硒农产品经农业部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长沙)、湖南省食品测试分析中心,国家富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共 2618个样品都达到富硒食品标准。其中有机硒含量达80%以上。攻克了富硒产业的核心技术,突破了富硒农产品产业化、标准化的难关,为我县开发富硒农产品赢得了主动权。

3、开发硒肥,构建完整富硒产业链

桃源县硒资源丰富,土壤硒含量≥1mg/kg的天然高硒区占全县面积的3%,有20多万亩。其富硒程度和富硒面积与有着“世界硒都”之称的湖北恩施市程度相当。桃源县土壤硒含量≥0.4mg/kg的天然富硒区域面积占50%,达330万亩。但由于硒资源分布不均匀的特性,不能标准化生产。开发硒肥是发展富硒产业的关键。桃源县艳阳肥料有限公司转化富硒专利,研发成功系列仙硒叶面肥。并于2016年2月21日,获准农业部登记。登记证号:农肥(2016)临字10517号。弥补了富硒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构建成功完整的富硒产业链。即富硒土壤─肥料厂生产仙硒叶面肥─专业合作社生产富硒农产品─富硒企业加工包装─营销平台销售。从源头上保证了富硒农产品的质量。

4、普及技术,提高富硒农产品生产水平

富硒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也是一个高科技产业,富硒产业分会狠抓农村科普工作,举办了8期富硒农产品生产技术培训班,培训人员1500多人,发放富硒农产品生产技术资料6种,16000多份。编印《硒之宝》6期;编印出版了《硒与全民补硒工程》、《硒与富硒农产品生产技术》、《科学补硒50问》、《富硒农作物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专著6本,使从事富硒农产品生产的农户初步掌握了富硒农产品的生产操作规程,保证了富硒农产品硒含量达标、重金属农残不超标。实现了好看、好吃、富硒、安全的要求。

5、规范管理,狠抓生产基地建设

基地是富硒农产品生产的基础,2010年以来富硒产业分会狠抓了富硒农产品基地的规范化建设,完善了生产和生产加工基地21 个,实验示范基地5个。实现了“开发一个产品、培植一片基地、组织一个专业合作社或专业协会、带动一批农户、致富一方经济”的运作规范,确保了富硒农产品生产标准化。

6、狠抓营销,攻克产品营销瓶颈 

 市场营销是发展富硒产业的核心环节,富硒农产品的优势只有通过市场营销才能体现出来。流通决定生产,富硒产业分会始终把市场营销作为富硒产业发展工作的重点。采取握紧三张牌, 拉通三条路促销售。握紧三张牌是握紧质量过硬牌、握紧文化旅游牌、握紧特色产品牌。拉通三条路是捆绑销售路、农超对接路、网上营销路。千方百计把“桃源品牌”亮出去,突破营销瓶颈,把富硒产品变为富硒商品。

                                 桃源县老科协

                        2016-3-22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