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老科协筹划落实肥稻生态种植模式试验
民以食为天。大米是人民的主食。但镉等重金属元素超标是影响人体健康,制约稻米生产的大敌。怎样降低镉等重金属元素对稻米生产的影响,近几年市老科协从选种、富硒、施石灰、生态农业措施等多方面进行试验,取得了初步成果。能否应用优良品种加传统的生态栽培模式寻求新的途径,常德市老科协与鼎城区、安乡县老科协开展肥—稻—稻生态栽培模式试验。6月13日市老科协与鼎城区老科协在常德长岭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筹划落了100亩肥—稻试验计划。6月20日,市老科协第一会长钦时中、会长邓正春、副会长郝界洲、常德雍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雷秉仁与安乡县老科协会长李盈山、老专家余必协、刘尚志、县农业局副局长李国安、镇党委书记封明忠一同到安乡县陈家嘴镇天喜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筹划落实了50亩紫云英(红花草)双季稻与100亩兰花草一季稻生态种植试验计划。即50亩红花草作基肥种富硒双季稻,100亩兰花草作基肥种富硒一季稻。通过生态种植措施降低重金属元素的影响。现在着手购买兰、红花草种和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明年开春后按既定方案适时科学种植,以期获得良好的效果。
安乡天喜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富硒早稻
市县老科协会长与专家在水生蔬菜基地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