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实用科技>详细内容

遵循自然规律,论证、建言、调优农业结构

发布时间:2012-09-27 信息来源:澧县老科协 【字体:

遵循自然规律,论证、建言、调优农业结构

 

  紧靠淞滋河畔的官垸乡,因98年洪水溃垸后实现了整体一民搬迁,垸内虽经土地平整项目实施,湖区地势仍高低不平,旱、水作物均在,正常年份,粮棉种植给农民带来收益和甜头。近几年,由于市场价格导向,棉花收益相对较好,但一遇渍涝灾害,宜粮种植面积毁种补种已成常事,给受灾农民带来了毁灭性经济损失。针对这一情况,官垸乡老科协会长、县科协委员王本祝,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对全乡种植结构布局实地调查研究,奔走田头地边,针对不同类型的地块尝试粮棉新品种种植示范,以提供不同地貌的种植品种,获取作物最大效益。

  今年5月中旬的一场特大暴雨,使宜粮已种棉的近5000亩低洼棉田毁于一旦,虽经政府、农业部门给予物资、技术支持,提供补种的高粱、玉米、芝麻等作物收益甚微,由乡老科协会员在邻界低洼田种植的水稻Y两优2号等品种,亩产量仍在1300斤以上,由此就获得较好收益。鉴于此,王会长主动向乡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得到了政府的极大与支持,组织乡村干部、农户代表现场观摩,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实例,进行收益对比,因势利导,启迪思想认识,引导结构调整。

  一场优化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惠民行动,有绪在该乡推进。据调查摸底,在该乡3.5万亩耕地中,宜种水稻的8500亩低洼田、鱼塘将在明年全部种植Y两优2号为主的水稻品种,有效防御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有望给广大农民带来喜悦与丰收。

  

                                                                       (澧县老科协 杨先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