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秸秆粉碎料栽培食用菌值得推广
废物利用 变废为宝
棉花秸秆粉碎料栽培食用菌值得推广
食用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各种多糖且热量低的高级食品,对提高人体免疫力、防癌抗癌、抗衰老等具有明显的食疗作用。而且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老少皆宜,自古以来就被誉为“山珍”。食用菌又是一项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短平快致富项目。
秸秆栽培食用菌是典型的高效循环经济,粮食作物由果实和秸秆两部分组成,人类食用的果实,只是农作物重量的20%,其余80%的秸秆都不能食用;而食用菌却能把这80%的废物,安全转化为具有高营养价值的有机食品。澧县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宜农宜林,宜牧宜渔,不仅为多种食用菌提供了良好的栽培环境,而且为食用菌栽培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资源。
澧县传统栽培食用菌的原料多为棉籽壳、玉米芯和木屑,但由于资源有限和成本较高而制约了发展,而通过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特别是棉花秸秆栽培食用菌,其栽培原料将源源不断、取之不尽。
2010年以来,县食用协会秘书长、老科协会员任劲松利用自行改制的棉花秸秆整体粉碎机,指导部分茹农在澧南、永丰和张公庙3个乡镇建立棉花秸秆粉碎料基地,推广到全县用于平茹、茶树茹、竹荪、木耳、秀珍菇等食用菌品种栽培,总结了一套很好的配方标准,取得了最少高于传统5%以上的成本效益,目前应用于食用菌栽培的棉花秸秆1.2万吨,是全年棉花秸秆总量的50%,生产各类鲜菇量近1万吨,总产值逾千万元,安排剩余劳动力500多人,产菇后的菌渣达0.8万吨,将产菇后的菌渣加入无害化的添加剂经发酵后作为绿色有机肥料,肥效可相当于100%碳肥肥效的约1.5—2倍,且极好地改良了土壤结构。
通过近几年研究适合我县综合利用农作物秸杆栽培食用菌的科研思路,认为棉花等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不仅生态效益显著,而且也带来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到达废物利用,变废为宝,值得在食用菌产业中推广。
澧县老科协 杨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