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平台>详细内容

追赶太阳的人

发布时间:2012-03-30 信息来源:澧县老科协 【字体:

追赶太阳的人

——访澧县车溪乡老科协副会长周宇良

  

    老周是现代农民男子,国字脸盘,两道浓眉,双眼皮的大眼睛,身材魁伟,衣着整洁,人显得精悍、倔强,透出一丝聪慧的气质。他现年57岁,初中文化,1976年任万兴村会计,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全票当选村主任,1989年任村党支部书记,1994年卸任从事个体农资经营,2008年参加乡老科协,2010年被选为乡老科协副会长。

  周宇良是一个思维活跃、善于言谈的人,谈到自己参加老科协,以经营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承包服务“三农”时,他如实说:“2008年6月我加入乡老科协,就有植保承包服务三农的想法,正好县植保站通知我,要我出任乡植保站负责人,并先办5个村的示范点,承包服务面积1000亩。起初,我虽然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还比较陌生,但自己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只要有为民造福的坚定信念、一丝不苟的认真精神,就一定能把这个惠及广大农民的大事办好。于是,我坚持边学边干,一方面订报刊、找资料自学,跑长沙、到县城求学,另一方面冒着盛夏酷暑走村串户搞发动,仅半个月时间就打开了局面,而且当年成效初显。例如,种粮专业户陈焕芝有水田8亩,通过我全程承包服务,使其过去lsquo;飞虱危害损大半rsquo;的丘块没有丁点问题,收成亩产超千斤。县植保站专门召集各乡镇植保骨干来这里开了现场会。”

  呷了一口茶,老周深有感触地说:“讲实话,搞lsquo;统防统治rsquo;的确很辛苦,从水稻移栽到收割,几乎每天都要起早贪黑地到承包丘块里转悠,经常是一身汗水两脚泥,累得腰酸背也疼。”曾有几位朋友善意地规劝老周:“农民讲的是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你即使磨破嘴皮子也不一定收到好结果,甚至会说你lsquo;王婆卖瓜rsquo;。还是现实点,别和自己的身子骨较劲。”

  周宇良是一根筋,他认准的事,九头牛也拉不回。2011年初他把承包服务面积扩大到万余亩,签订《水稻病虫专业化防治合同》达150多份。

  我问老周:“你哪来那么高的热情投身植保事业?”

  他说:“是母亲的言传身教,她一辈子都乐善好施。当我的两个儿子大学毕业后,我对他们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有知识的年轻人,你们要全心全意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们服务,要记住:是金子放在哪里都发光。”

  老周给我递了一支烟,接着说:“农村、农业发展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精干劳动力外出经商务工,农村务农劳动力呈现了妇女化和老年化的状况,难以适应农事活动的需要,尤其是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的防控具有技术性强和lsquo;脏、累、险、毒rsquo;的特点,妇女和老人往往表现于技术决策不妥、防治方法不当、选择农药不适、把握时机不准、施药质量不好、防治成效不高及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和农田水源污染严重等问题。我们乡老科协应急农户所急、帮农户所需,运用市场化机制,集结专业技术人员,组建专业技术服务实体,建立规范化的运作方式,配备先进植保装备,应用绿色防控技术,为农民提供安全高效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服务。”

  为了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植保理念,周宇良狠抓了统防统治基础知识的普及宣传教育,他亲自编写教材并担任主讲,自2010年以来,共在全乡16个村巡回举办技术讲座20多场、3000多人次,印发各种资料3万多份。今年9月16日(即古历八月十六),老周正准备在县植保站与职校联合举办的“统防统治技术基础知识培训班”上讲授主体内容课,忽然接到家人电话,告知其87岁高龄的父亲病危,他请假赶到家中见了老父最后一面,并对葬事料理作了安排,尔后怀着悲痛难舍的心情又返回职校继续讲课。县植保站的领导和全体学员对老周“以大局为重”的思想境界无不感动。

  周宇良从小就对农技工作很感兴趣,经常跟踪观察水稻生长及病虫危害情况,他喜欢琢磨,肯动脑筋。特别是从事植保工作后,通过长期观察、研究,他掌握了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等病虫害在孕穗、分蘖及圆秆拔节各个时期活动和残害农作物的规律,对高效低毒农药的配方及喷洒时机、方法和技术十分精通,尤其对抗药性强的病虫害防治有独特的研究。周宇良在植保工作上已成为闻名遐迩的“土专家”,在水稻生长、成熟期,几乎每天都要受理几十上百次电话咨询,上门咨询的也有40-50来人次。

  为了做大做强植保事业,今年4月20日,经省植保总站审核命名,由周宇良与龚光满等3人合股出资51万元,组建“澧县绿农科技有限公司”,龚光满任董事长,周宇良任副董事长兼秘书长,并主持公司的日常工作。该公司申办工商执照后立即投入运作,在全乡16个村均建立了服务站和示范点,还从具备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壮年农民中挑选50人组成精干的服务团队,经参加省、市植保部门的专业培训,有25人获得《湖南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治机防人员上岗证书》,公司规定每个机防队员承包服务水田130亩,并购置了车辆及施药质量好的机动喷雾机和植保装备10多台(套)。继而又将专业化防治服务范围辐射到大堰当镇农合、长桥两村共300亩以及涔澹农场、桃源县共3000亩。

  今年,通过周宇良和他率领的团队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其承包服务的范围内获得了大面积丰收,达到了“三个实惠”,即接受专业化服务的田块与农户自防相比,一季稻每亩减损增产稻谷50公斤以上,普遍平均高产达1200斤左右;每位从业人员年内可增加一定收益,澧县绿农科技有限公司聘用83人,平均工资可达7000元左右;广大农民已从繁琐、费力的病虫害防治中解脱出来,从事农村加工业、养殖业或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切实做到了“农民种田我服务,农民打工我种田”的现代农业服务方式。在“统防统治”过程中,不少农民从犹豫不决到完全信服,从消极应付到热情支持。例如车溪村11组文书信(移民户)有3亩水田,前3年由于对植保不理解,没有接受专业化防治,结果水稻病虫害损失严重,亩平仅产400-500斤,今年他把田放心地交给周宇良,共打了4次药,到收割时其3亩田共产稻谷4000斤。老文说:“除去每亩交承包服务费140多元外,我净赚1800多元,等于没花钱请了一个田间保姆。”

  时间不知不觉过了两个多小时,我估摸着初次采访好象已经差不多了,周宇良很会察颜观色,他用诗一般的语言结束了自己的谈话。他说:“童年的时候,最爱站在屋前的晒场上看太阳,感到很神秘。最爱听关于太阳的神话,至今,感到夸父逐日的神话很美很悲壮hellip;hellip;”

  于是,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这样的画面——

  在广袤的田野上,有一个小男孩儿,注视着初升的太阳。他在幻想,幻想成为太阳里的居民。后来,他长大了,他去追赶太阳hellip;hellip;

  太阳是什么,太阳就是农民朋友致富奔小康的期盼,就是周宇良矢志不渝追求的目标!

                                                                           (澧县老科协  宋叔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