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为农友架金架
乐 为 农 友 架 金 桥
——记桃源县老科协理事、青林乡老科协分会会长江克平
他,退休不退志。近九年来,为了帮助农民朋友脱贫致富奔小康,他坚持建园办点作示范、传科播技送真经、排忧解难献良策,硬是把农村实用技术播撒到了千家万户,架起了农民朋友应用科技致富的金色之桥,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和农民群众真诚信赖。他,就是曾被中央电视台科技之光栏目誉为“一位热爱科技到痴迷程度的强人”、桃源县老科协理事、青林乡老科协分会会长江克平。
一、建 园 办 点 作 示 范
2003年6月退休以后,江克平觉得自己虽然年岁已高,但身体尚好,能够为农民朋友科技致富奔小康助上一臂力,使上一把劲。正是这种“退休未敢忘民富”的思想,激励着他自筹资金,租赁土地8.66亩,扩大了县老科协农林引种观察园,开辟了富硒山药示范基地,先后从全国各地引进桃、李、柑桔、油尖板栗、大五星枇杷、山药等13类共113个优良新品种进行开发研究。经过反复实践,攻坚克难,引种示范获得成功。2004年5月,经省、市、县各级专家共同鉴定,油桃金山早红、曙光、蟠桃皇后、脆蜜桃等品种在桃源安家落户,成了该县发展桃产业的主栽品种,改了南方不能栽植油桃的结论,目前,桃源县桃树面积超过一万亩,桃产业年收入稳定在3000万元以上。在他培育管理的县老科协农林引种观察园内种植的富硒山药、富硒南瓜、富硒萝卜、富硒红薯、富硒柑桔、富硒油菜等作物,均具有绿色无公害的特点,吸引了县内外无数农民群众参观学习,加快了桃源县富硒农产品开发进程。富硒山药(淮山)被湖南省补硒办确定为全省补硒工程指定农产品,富硒油菜受到湖北恩施硒专家朱光明和湖南省农科院张秀菊教授的好评。
2010年7月,江克平极力倡导在全县已建立老科协分会的乡镇开展“油菜高产组装配套栽培新技术”示范活动,得到县老科协领导的大力支持,当即确定在漆河、架桥、枫树、青林、车湖垸、陬市、漳江、三阳港等8个乡镇的10个村创办油菜高产示范样板,并于8月9日举办了各乡镇老科协分会会长及村党支部书记参加的技术培训班。此后,江克平还把培训资料送到县科技局科技情报站,该站及时在《桃源科技信息网》第9期的“新技术推广”专栏刊登了《油菜高产组装配套栽培新技术》,在全县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为把这些油菜高产示范样板办出成效与水平,江克平先后深入到12个村召开群众大会和广播大会,进行技术讲座,受到农民热烈欢迎。在油菜高产示范样板的幅射和带动下,桃源县油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展,单位产量大幅提升。近两年来,江克平先后深入到全县20多个乡镇的50余个村,举办技术讲座,向农民群众传授水稻、油菜、棉花高产组装配套栽培新技术,创办高产示范样板。示范面积达到4.4万余亩,其中高产水稻1.5万亩,高产油菜2.1万亩,高产棉花0.9万亩。这些令人欣喜的数据,无不包含着江克平办点示范的功绩。
二、传 科 播 技 送 真 经
在桃源县,凡是接受过江克平老人技术指导的,都亲切地称他“江老师”、“江财神”。这些年来,江克平时常接到县内外干部群众的邀请。有的请他传授水稻、棉花、油菜种植技术,有的请他现场指导果树培管,还有的请他指导富硒农产品开发。对于这类来信、来电或当面邀请,他都一一地记在记事本上,并按轻重缓急科学安排,一年四季忙个不停,但他心里总是乐滋滋的。“人生难得老年忙嘛”,他经常这样激励自己。
退休九年多来,江克平经常起早摸黑,风里来,雨里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穿山越岭,走村入户,先后深入到全县40个乡镇中的35个乡镇、300多个村组,开展科技培训400多场次、接受培训指导的人数超过3万余人次;创办科技示范样板几十个;推广新品种、新农药、新化肥、新技术300余项(个);印发各类科普宣传资料5万多份;深入田间、果园现场指导300余次;帮助果农无偿嫁接果苗上千株,引领成千上万的农民朋友走上了科技致富奔小康的道路。2006年,马宗岭乡的柑桔遭受大实蝇危害,江克平先后13次应邀到该乡传授柑桔培管及大实蝇防治技术。那年6月中旬防治柑桔大实蝇产卵的关键时刻,该乡柑桔协会会长杨学初请他讲课,他正患感冒,高烧不退,上午讲了一个村,吃不下中餐,下午又赶到另一个村讲课,硬是抱着高烧39.5度的病体讲完了两堂技术课。柑农们知道内情后,再三嘱咐他保重身体。
为了让更多的农民朋友尽早掌握科学技术、应用科学技术,依靠科技增产增收,江克平根据自己退休后接触到的农民群众的反映和请求,用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 ,赶在2009年国庆之前,把自己退休前后从事水稻、油菜、棉花及果树栽培方面积累的成功经验,整理成通俗易懂、便于操作、实用性强的小册子——《农友真金》一书,交由中共桃源县委组织部、桃源县科协编印下发到全县各乡镇。江克平还特意为他在职时工作过的枫树、浯溪河、青林三个乡分别赠送了100本。《农友真金》下发后,受到了全县各地的普遍欢迎,成了农民朋友的农活指南。第二年夏收过后,农友们纷纷向他报告应用《农友真金》的成果。漆河镇兴隆米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会计李荣福反映,他2009年种植的1.5亩湘杂油631油菜,总产738斤、亩产481斤,亩平比往年增加200斤。热市镇松林村党支部书记李长林从镇上领到《农友真金》后,如获至宝,多次通过电话向江克平咨询柑桔丰产管理技术,每次他都不厌其烦地给予技术指导。2011年9月,江克平应邀赶到松林村,为该村举办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讲课,亲眼看到了硕果累累的南丰蜜桔园,心里格外高兴。李支书告诉他:今年他家可产南丰蜜桔3万斤,比上一年净增2万斤,靠的是江老师的技术指导。
三、排 忧 解 难 献 良 策
江克平退休以后,始终把农民朋友的冷暖挂在心头,不论是哪个地方的农民有求于他,他总是毫不保留地为他们排忧解难,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好事。
2009年,太平桥乡向家坪村龚家溪组游先齐种植的47亩岳优9113富硒晚稻,由于前期作物是烟叶,晚稻插秧推迟到7月28日,8月3日才插完,插后又遇久晴不雨,长期干旱,禾苗干枯,周边农友劝他干脆放弃别管了,省得再花成本浪费钱,失收已成经定局。这种状况使漆河镇兴隆大米厂刘星海总经理着了急,因为游先齐所用的晚稻种子、肥料、农药、富硒增甜素都是由他提供的,游先齐的晚稻失收,他先期投入的一万多元成本将无法收回。情急之际,刘菊初给江克平通了电话,请他赶紧过去看看有什么办法可想。江克平二话没说,清晨赶乘桃源至漆河的首班车,与刘菊初一道乘摩托车赶到现场。游先齐领着江克平一丘一块地察看旱情,问这稻还有没有搞头?江克平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经过谨慎考虑,当即向他提出了“下促上提”的解救办法。“下促”就是根据禾苗长势类别,分别补施尿素;“上提”就是赶紧喷施“赤霉素”920,假如稻禾出现病虫危害,还可兑加杀虫防病药剂。江克平细心指点,慷慨。村里建游先齐样样照着做,结果他那即将绝收的47亩晚稻终于起死回生,总产达到3万斤。秋收过后,游先齐特意赶制了一面书有“科技攻难关,服务下田间;失收变有收,亩产上六百”的大锦旗,专程送到江克平手里,对他表示由衷的谢意。
江克平曾经工作的浯溪河乡华阳村,是他推广富硒水稻的试点村。2009年8月的一天,江克平陪同湖南省补硒办主任杨俊、桃源县富硒专利发明专家顔送贵,一道深入到该村举办全民补硒讲座,了解到该村是一个肝病多发村,自1993年以来,共有70余人患过肝病,其中17人死于肝癌。江克平获知这些信息后心急如焚,回到家里,他急忙与老伴商量,决定为该村捐赠价值3600余元的富硒增甜素720包,资助全村120户种植富硒稻120亩,使他们当年秋收开始食用富硒米,看能否对肝病有预防和治疗效果。经过近两年来食用富硒大米的实践证明,该村至今仅2人发生肝病,肝病发病率降低在80%以上。如西山峪组曾美春,女性,现年47岁,历年冬季双目模糊,食用富硒大米不到一年,再没有模糊的感觉了,至今眼睛比较亮堂。目前,华阳村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正在积极筹建华阳富硒产业协会,创办富硒农产品基地,大力发展富硒水稻、富硒油菜、富硒西瓜、富硒南瓜、富硒黄豆、富硒山药,决心为荣获的湖南省全民补硒第一村增添光彩。
近些年来,江克平自己省吃俭用,过着较为清贫的生活。但他对待贫困农友却关怀备至,对公益慈善事业十分基地、办学校、修公路,改善饮水条件,支持贫困学生就读,向灾区人民献爱心,项项都有他和他老伴的捐款,此外他还坚持把自费编印的各种科普资料无偿地送给农民朋友。上述这些支出,总额超过3万余元。青林回维乡堆金村11组有个李银仿,现年50来岁,只有小学文化,科技致富能力脆弱,过去一个时期,他家老少6口人的生计全靠他一个人苦苦支撑,家庭经济拮据,连小孩上学的生活费也无钱支付,是个远近闻名的特困户。江克平在职时就不厌弃他,主动与他交朋友,退休以后还一如既往地扶持他,鼓励他学科技用科技,并且帮助他制定科技致富规划,手把手地教给他种养技术,无偿提供优质果苗,帮助购买农用生产资料,送衣送鞋送温暖。经过江克平这些年的热情扶植,李银仿一跃成了拥有新式楼房、家用电器齐全、农用机械俱备、银行存款上了6位数的富裕户。早在2005年,江克平帮助李银仿科技致富的事迹,就见诸于湖南省老科协编辑的《科技致富之路》一书。
江克平帮助农民朋友科技致富的事迹,在桃源农村广泛传颂。2006年7月,江克平被中共桃源县委、桃源县人民政府授予“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2010年12月,他先后被湖南省老科协、常德市老科协授予“优秀老科技工作者”称号;2012年4月,他被中共桃源县委组织部、县委老干部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老科协授予“老科技功臣”称号。
(桃源县老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