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平台>详细内容

村里那个“把戏哥”

发布时间:2015-07-12 信息来源:桃源县老科协 【字体:

 

里年近古稀的这辈人都习惯地叫他“把戏哥”,比他年纪稍长或辈分大点的则叫他“来把戏”。“把戏哥”本名谢家来,今年78岁,是桃源县西安镇桥塘村的一个单身村民。说他单身,也不全是,他抱养了一女一子,女儿早已出嫁做奶奶了;儿子40出头,尚未娶妻,与父为同一户口,但分居在一边。老伴去世快20年了,一生未孕。大家喜欢同他开玩笑,说他睡了一辈子的“黄花女”,象逗把戏的,久而久之pound;not;“把戏哥” “来把戏”的就叫出名了。

“把戏哥”只读过两年小学,从当看牛娃起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天一个工,辛勤劳作近70年了。大集体年代,队里整田年年是他;县乡大型农田水利建设外调劳力次次少不了他。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他的生产方式也实行改革,除了种点小菜和零星作物外,长年以找副业和上户给人做短工为主,只要没落雪下雨,很少空闲一天。他家住在直通桃源、沅陵和安化3县交通要道路边,房前屋后堆满了待售的捆柴,一捆卖15元,行销得很。剥野棕和挖药材,一年下来也卖不少钱,邻居们说他每年的工副业收入上万元。

“把戏哥”给人做工的工价只收全劳力的三分之二,但工作量是满负荷的。他手表不离身,每天早晨6点多钟出早工,9点和下午1点准时回来吃早中饭,傍黑6点多钟才收工,除去吃饭和休息时间,实际劳动时间不少于8个小时。如果做工地段有柴弄,他总要给老板顺便搭点烧柴回来。快80岁的人了,肩挑背扛几十百把斤好象并不吃力。他起居生活规律,不管热天、冷天,每天6点起床,晚8点多钟睡觉,不打牌也很少看电视,从不熬夜和贪睡。他饭量也很正常,一日三餐,每餐能吃两三碗米饭,吃菜从不挑食,最爱吃的是一碗咸菜鸡蛋汤。他抽烟,一包烟能抽两三天,上山从不带烟,自己也不买烟;能喝酒,但早中餐从不沾酒。同他聊天的时候,大伙经常劝他不要劳累过度,这把年纪的人了,该享享清福了,钱攒着不用没有意义。他总是说:“牛不耕田也是要老死的。人闲反老,越是怕老的人往往老得越快。”他觉得光玩没有意思,做点事活动下筋骨倒舒服些。说的也是,医院药店很难见到他的面。

“把戏哥”性格开朗,心态平和,从没与人发生口角红过脸。他从师学过一些治病的小方子,深知“气大伤身”的道理。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修建王家湾水库时,“黑五风”盛行,有人向领导反映说他消极怠工,出工不出劲,晚上开批斗会要他下跪,他没吭一声,老老实实地跪下,任凭工地领导严厉训斥。内情人都知道,他哪是消极怠工,是吃不饱推土车实在没有力。前两年有一次他给别人抚育杉苗,误将林界上另一家栽的一株小黄柏当杂树砍了,那家老板气冲冲地质问他是谁要他砍的,他如实回答是自己没看清,以为是一蔸杂树,并立即拿出一百元作赔偿,此人才善罢甘休。

“把戏哥”生活十分俭朴,既舍不得吃,也舍不得穿、舍不得用。上山做工得穿胶鞋,他的胶鞋穿到只剩几根筋了才肯丢,常为一年穿烂三四双胶鞋而心疼。防晒遮雨的草帽,也要戴到只剩一个圈了才丢。衣服烂了,自己长一针短一针地缝补,总舍不得扔掉。其实,儿女没少给他买衣,可好衣服就是舍不得穿。他家住在公路边,搭公交非常方便,他却很少花钱乘车,稍许10几里路以步代车是常有的事。人家说他太节省了,他笑着说:“城里人锻炼身体还特意走路散步哩!”他认为走路能一举两得,合算。

                         桃源县老科协西安镇分会    刘亮初

联系电话:13873631643

分享到: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