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四举并重 发挥典型作用
坚持四举并重 发挥典型作用
桃源县老科协
(2014年10月)
桃源县于1998年建立老科协,现有62个分会共1647名会员,其中1180名是离退休的老科技人员。在开展以“保健康、兴科技、搞调研、促和谐” 为主要内容的老科协活动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献余热、做贡献” 的先进典型。从县老科协建立以来,受到县及以上表彰奖励的已达230人次,其中省级26人次、市级53人次。这既包括老科技和老科协的先进典型,也包括农村科技致富能人和关心支持老科协工作的好领导。其典型之多、层次之高、范围之广、事迹之新,成为老科技人员一项项响亮的品牌和老科协工作一张张靓丽的名片。
我们针对四种不同类型的典型,采取四项不同形式的举措,形成了称之为“坚持四举并重,发挥典型作用” 的桃源县老科协工作特色。
一、关心过去典型,发挥引领作用。我县有10会员曾
是国家和省部级劳动模范以及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在各级老科协组织乃至广大老科技人员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较大的影响力。我们对上述老劳模、老专家这些过去的先进典型,除平时加强联系、征求意见外,还在每年的重阳节期间,采取座谈、参观、走访等多种形式,集中进行慰问活动。他们本人因病因事或家庭遭遇天灾人祸,县老科协不仅登门走访慰问,而且还配合相关部门及社团组织进行必要的支助和安抚,从而使这些老劳模、老专家会员真正感受到了老科协是老科技工作者的温馨之家。这些倍受关心的过去的老典型,退休不退志,离岗不离技,以“发挥余热、再做贡献”的事迹和成果,成为广大老科协会员的引领者。我县首批晋升高级技术职称的和农口唯一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农业专家邹瑞华,从1999年退休以来,一直是县老科协的常务理事,并被县农业局聘为县土肥站和县农环站的首席技术顾问。她主持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 推进项目,首批进入全省的整体推进县;她领衔实施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和她负责指导的乡村清洁工程建设,分别迎来了全省现场会在桃源县召开;她争取和主持的循环农业建设试点,成为全国循环农业经验交流会的现场之一hellip;hellip;。正是这样一项又一项的成果和成就,使她在退休之后仍获得全县“科技之星”和“老科技功臣”、 全市“ 十佳老有所为之星” 和“科技兴农先进工作者”、 全省“乡村清洁工程建设先进个人” 和全省“循环农业建设先进工作者”、 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工作者”和全国“优化配方施肥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2006年,她不仅被评为全省十大“老科技精英”之一,而且还荣获全国“ 银龄行动”先进个人。这位过去的先进典型,不愧为我县老科协会员乃至老科技工作者的一面旗帜。
二、重视原有典型,发挥带动作用。我县有三名老科协
会员先后于2006年、2010年、2012年被评为全省“老科技精英”,并有一大批老科协会员分别获得省、市、县的表彰奖励。我们在做好老科协工作的过程中,既注重发现和推介新的典型,更重视原有典型的作用和发展。今年,县老科协专门召开了两次座谈会,一次是上半年召开的省、市“老科技精英” 座谈会,再一次是下半年召开的省、市“农村科技致富能人”座谈会。这两次座谈会分别围绕“说成就、谈体会、讲打算、提建议”的话题,进行相互交流和学习。正如这些原有典型所说:“老科协一如既往地重视我们,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发挥作用”。 漆河镇老科协分会的姚中奎会员,2010年被评为常德市农村科技致富能人,2011年被当地村民和党员全票选为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2012年在该镇率先建立了村级老科协小组,在他的带动和帮助下,全村苗木专业大户发展到101户共1250亩,年销售收入达1200余万元。青林回族维吾尔族乡老科协分会会长、高级农艺师江克平,2012年被评为常德市老科技精英,他一直一心扑在传播农村实用技术上,先后深入38个乡镇的300多个村组,举办技术讲座400多场次、进行技术指导300多次、编印技术资料20000多份,并坚持每年联系扶持20个科技示范户与科技扶贫户,被称作为“科技兴农的热心人,科技扶贫的贴心人”。 特别是年愈古稀的高级农艺师颜送贵,既是县老科协果树产业分会的创办人,又是县老科协富硒产业分会的领衔人: 他创办的桃源县果树联合会,其会员遍及5省21个县市共600余人; 他领衔富硒农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其技术推广到21个乡镇、220个村、18000多农户,所开发的18类、52种、92款产品,年销售收入超过3亿元。这位集科普宣传、科技推广、科研开发于一身的老科协会员,2010年被评为全省“老科技精英”,2012年荣获全国“科普行动”先进个人。
三、推介新生典型,发挥示范作用。随着形势的发展,我们将老科协的组织建设规范为“八有”, 其中“有典型” 明确为“八有” 之一,并以县委、县政府“两办”名义下发文件,成为考核老科协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从而将典型引路与以点带面(典型示范)紧密结合起来。县老科协建立初期,我们从不同侧面选择了鲁君山、冯泽修、陶大成、宋惠安、卢万俊、许长久、高春宏、王金秀、罗梅举、陈明善、刘元禧、郭定国等一批先进典型,采取现场参观、会议交流、图片展览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推介,为“老科协做什么和怎么做” 起到了示范作用。这以后,根据每个时期和每个季度的工作重点,不断地推介一个又一个、一批又一批的新典型。如在发挥乡镇老科协分会的作用方面,我们先是推介了热市镇分会“服务三农” 的经验,再又推介了三阳港镇分会“发展专业大户” 的经验,后又推介了漆河镇分会“为兴科技和促和谐献余热、做贡献”的经验。这三个乡镇分会先后于2007年、2010年、2012年被评为全省老科协工作先进集体。又如在发展村级老科协组织方面,我们首先推介了灵雨寺村建立老科协小组的做法,然后又推介了铁佛寺村和朱家港村发挥老科协小组作用的事迹,使全县在发展村级老科协上学有范本、赶有榜样。还如在推介农村科技致富能人方面,从龚永乐开始,再到姚中奎、曾伯友、刘兴海,其中姚中奎、曾伯友获得市级荣誉称号,龚永乐、刘兴海被评为全省先进典型。特别是在开展园、点、户示范活动方面,推介的典型可谓是层出不穷。全县各级老科协兴办和建立了18个示范园、78个示范点、273个示范户,并通过建立果树、茶叶、楠竹、富硒四个产业分会,使广大老科协会员成为了在推进这四大产业发展上技术和生产的骨干力量。
四、表彰突出典型,发挥促进作用。我们通过两条途径,分别三个层次,大力表彰和适当奖励老科协会员中的突出典型,有效地促进了全县老科协工作全面发展。这两条途径,一条是向上级推荐,一条是在县内评先。其三个层次,一是党委、政府;再是相关职能部门,然后是老科协本身。我县向上级先后推荐的79人次先进典型中,除省、市老科协表彰的优秀(先进)老科技和老科协工作者以及自我保健科普工作先进个人外,其中有两位分别受到国家老龄委和中国科协的表彰,有一人荣获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省文明办授予的全省“三好老干部”称号,有三人被评为全省“老科技精英”, 有两人被评为全省“农村科技致富能人”、 两人为全市“农村科技致富能人,原分管老科协的县委副书记和现任县委书记先后被评为全省“关心和支持老科协工作的好领导”,另有三人分别被评为全市“十佳科普工作者”、 全市“五好老干部”、 全市“十佳老有所为之星”,分别受到市委、市政府和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市人社局的表彰。我们还很注重县内开展的评先工作,不仅在老科协会员中开展评先,而且推荐会员参与科技、老干、党员等有关方面的评先。县老科协每两、三年开展一次评先活动,先后有98人次被评为优秀(先进)老科协和老科技工作者。全县先后有52人次受到县委、县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的奖励表彰:县委、县政府曾专门发文,就全县开展向老科协会员鲁君山学习作岀决定;县委、县政府命名的全县八名“科技之星”中有两名是老科协会员,所表彰的24名“先进科技工作者”中有7名是老科协会员;县委、县政府先后两次颁发的“科技人才奖”,第一次受奖的三人中有两人是老科协会员,第二次受奖的两人中有一人是老科协会员;县委、县政府授予的全县10个“优秀科技示范户”中有5户是老科协会员。另外,县委组织部、县委老干部局、县人社局表彰的全县10“老有所为杰出老干”中有4名是老科协会员,还有4名和8名老科协会员分别被授予“老科技功臣、”“先进老科协工作者”荣誉称号。全县的老科协工作,也先后受到省、市、县的表彰,其中两次被评为全市老科协工作先进单位、三次被评为全省老科协工作先进单位、七次被评为全省自我保健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并连续10余次被评为全县学会(协会)和全县科普工作先进单位。
我们正是因为对上述四类典型坚持四举并重,既关注新
典型,又重视老典型,使新典型不断涌现,老典型不断创新,通过发挥典型作用而增强和扩大了老科协的影响力,赢得了各级领导和各个部门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县委、县政府将老科协工作纳入了全县目标管理的内容,作为考核各级各部门年度工作绩效的一项指标,更加有效地提高了全县老科协工作的位置,形成了“老科协工作有声有色,老科协会员有为有乐”的活跃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