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重要言论>详细内容

蒋祖建会长重要讲话

发布时间:2014-12-22 信息来源:常德市老科协 【字体:

蒋祖建会长在全市老科协工作现场

经验交流会议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举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时刻,一年一度的全市老科协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议,今天在津市市隆重召开。常德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市委副书记宋冬春、市政府党组成员、原副市长徐超文在百忙中亲临会议指导并将作重要讲话。省老科协领导非常关注常德市的老科协工作,唐之享会长一行莅临指导并将作重要指示。津市市委市政府、津市市老科协为这次会议给予了周密安排和周到服务。在此,我代表常德市老科协向莅临这次会议的各位领导致以热烈欢迎!向为这次会议作出极大努力和辛勤付出的津市市委市政府、市老科协表示衷心感谢!

2014年,常德市老科协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保健康,献余热,促和谐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老科协组织的优势,紧紧围绕中心,面向基层,突出特色,积极组织和带领广大老科技工作者在保证身心健康的前提下,继续开展多方位服务,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效。昨天我们参观了津市市老科协工作现场,今天又听了他们的经验介绍。大家一致认为,这些年来,津市老科协工作一直做得很好、很实,工作有特色,典型很突出,有影响、有成效。刚才津市市委领导在大会上介绍了党委政府关心重视老科协工作的宝贵经验,听后让我们深受教育和鼓舞,值得认真学习和推广。下面,我受常德市老科协会长办公会议的委托,将2014年常德市各区县(市)老科协工作运行情况向大会作个简要汇报。

一、抓学习充电,不断加强老科协自身建设

今年,全市老科协组织建设稳步发展,各级老科协对会员人数进行了认真清理登记,对两年以上未参加老科协活动的会员登记为“档案会员”,初步建立了比较规范的会员申请准入登记和退出制度。现全市登记在册的会员总数达到了17920人,新发展会员2540人,其中村级老科协组织发展到1175,社区老科协325个。津市、武陵区老科协组织已实现了乡(镇)、村(社区)全履盖。村级老科协组织建设朝着“组织健全有活力、条件具备有地位、基本经费有保障、工作活动有规划、服务奉献有作为”的“五有”要求稳步发展。“五员”即老干部、老教师、老科技工作者、企业老板、农村科技致富能人已成为老科协组织里的骨干分子,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为进一步提高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各区县(市)老科协紧抓学习不放松。

一是组织时事政治学习,为老科协工作定向加油。今年上半年,市老科协由第一会长钦时中亲自主持,组织全体驻会人员集中学习党的十八大文献和中央1号文件,把群众路线教育与老科协工作紧密结合,增强了做好新形势下老科协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体正副会长及驻会人员先后观看了《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以及反腐倡廉系列影碟,进一步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各区县(市)老科协除了集体组织学习、听辅导报告、请专家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行系统的解读外,还组织会员撰写学习心得,畅谈学习体会。有的区县(市)老科协把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编成专题知识集锦,供大家阅读并开展知识竞赛,帮助广大会员自觉做到退休不退志,退伍不褪色,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老有所为,创造性地开展老科协工作。

二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做一名合格老党员。组织广大老科协会员积极参与到本地本单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发挥每一位老党员的作用,是常德市老科协今年的工作任务之一。石门县老科协副会长邢修民参与住地二都乡月亮湾村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积极主动帮助该村宣传发动,出点子,拿方案,组织具体学习、召开党支部民主生活会。收到较好效果,引起了各级党委的高度关注。830日,省长杜家毫亲自到该村视察工作,并参加了该村党支部的民主生活会,对该村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指示要将他们的作法和经验向全省推广。武陵区老科协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主题,对照党员有关标准查找问题62个,区老科协正副会长带头参与到区学习党的群众路线之中,先后15人次深入基层,帮助收集典型素材,写出了“用真情打造群众心中的丰碑”、“唐八路的节俭故事”等文章,有的被单位采用,有的发表到市级刊物上。区金丹小学老科协活动小组组长张孟春参与全国“美丽中国”征文,其歌词“我爱家乡那条河”获全国金奖。

三是与时俱进学电脑,做到退伍不落伍。当今时代,互联网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信息工具,作为老科协会员要与时俱进,学会利用当今现代技术了解当今社会。519—23日,常德市老科协在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了为期一周的电脑培训班。市老科协第一会长钦时中、会长蒋祖建、邓正春与各区县(市)老科协及市直各分会负责人共45人参加了培训,学员们个个都认真听、认真记、认真学,大都学会了上网看新闻,聊天发邮件等。

四是利用会刊网站拓宽交流渠道。常德市老科协建立的网站为全市老科协会员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至今年9月底上稿235篇,其中桃源县老科协上稿85篇,澧县20篇,临澧18篇。今年。澧县老科协、石门县老科协也都相继建立了老科协网站。各区县(市)老科协和市直各分会,创办会刊12家。西湖管理区老科协今年创办了会刊《夕阳情》。老科协会刊都办出了特色,成为老科协组织和会员学习交流、总结经验、传播正能量的载体。

二、抓调研建言,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

围绕本单位中心工作建诤言、献良策是老科协每年工作的重头戏。今年,全市老科协认真选择调研课题120个,已组织实施调研课题94个,撰写调研报告论文310多篇,已在各报刊、内参文件中刊发126篇,同期向各级党政部门和单位提交建议建言1900多条,被采纳的1240多条。市老科协牵头对全市油茶产业进行调研形成的考察报告,引起了常德市委市政府领导及相关区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现在,油茶产业开发在临澧、桃源、鼎城、津市等区县(市)已初具规模,发展势头喜人。遵照省老科协的指示,市老科协针对全市现有楠竹面积80多万亩,产量产值与效益都极低;竹加工企业更是短板,规模以上企业几乎没有的现状,4月中旬,市老科协会长钦时中、邓正春带领桃源县与鼎城区老科协负责人及楠竹基地主要负责人一行到浙江省安吉县学习考察楠竹产业开发经验,撰写的《关于浙江省安吉县楠竹产业发展情况考察及对我市楠竹产业发展的建议》报告,上报市委市政府及相关区县党政领导,并为4个楠竹主产区各购置赠送了1台挖根机。为了解决我市水稻镉严重污染问题,市老科协会长邓正春组织一批农业专家对我市水稻镉污染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提出了《水稻镉污染防控势在必行》的建议报告,报送给了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邓正春会长为主编写的富硒农产品实用技术已完稿;编写的《名特蔬菜富硒优质丰产技术》,为农技人员推广富硒生产技术和农民生产富硒蔬菜提供了技术支撑;制定的16个蔬菜及6个湘棉品种生产技术规程,已由湖南省质监局发布实施,将有利于提升农民生产技术水平,推进我省农业生产技术规范化、标准化。安乡县老科协组织农业方面的老专家深入到3个乡、4个村、62个农户调查农业生产状况,发现部分农户由于受去年棉花市场行情的影响,部分旱地一度出现了弃耕抛荒现象,有的地方抛荒面积达8%以上,立即将此建议写成调查报告呈报给县农业领导小组和农业主管部门。副县长李长春听取汇报后,紧急动员,加大对中央1号文件的宣传力度,动员农民把闲置的土地种上了庄稼,全县大面积抛荒基本杜绝。桃源县老科协由魏国超会长牵头,与副会长冯泽修、县水利分会会长高春宏一行,对县城污水处理情况进行现场踏勘后,撰写了《污水流到哪里去了》的调查报告,引起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已责成有关部门拿出治理方案。武陵区老科协会长黄泽贤亲自组织,对芦山乡金狮堤村的土地流转问题进行调研,完成的“土地流转使金狮堤变成了金土地”的调研报告,同时被《常德通讯》和《常德日报》采用。西湖管理区老科协会员尹贤来对其去年棉花试验高产进行了总结,写出“关于棉花高产创收的几点技术建议”,得到了管理区和农经局领导的肯定。

三、抓科技咨询、科技服务,帮助农民增产增效

20149月底统计,全市老科协系统共创办各种科技示范园274个、科技示范点417个、科技示范户2850户;建立科技扶贫联系户1420户,培训当家农民96710人,参与办园点户和科技扶贫的老科协会员有3230人。

一是发挥“生态农业实用技术讲师团”讲科普的作用。市老科协由会长邓正春牵头,副会长郝界洲主抓,在全市农业老科技工作者中精选聘用20名生态农业专家,组成讲师团为“三农”服务。到乡村科普讲课达67场次,听众近18000多人次。主要讲解《水稻降镉与富硒技术》、《油茶优质高产与低改技术》等9大类。澧县老科协今年组建科普讲师团31个,举办技术培训班50期,科普讲座报告会17场,发放科普资料14600份。老科协旗下已拥有85个实体,8个专业合作社。他们通过比对,把稻、棉、菜、鱼、药、果等在7大方面取得了较好效益的技术编印成《澧县农民实用技术汇编》近万字发放到乡镇,并在乡镇老科协点村、基地进行大型的巡回科技讲座。鼎城区老科协和林业分会在“油茶之乡”唐家铺举办油茶高产技术讲座,专家们从油茶新开林、老油茶林的培育、低产油茶林改造3个方面分别介绍了油茶高产栽培技术管理措施。听课群众十分感慨,有的说:“我们种了几十年油茶,都是糊里糊涂搞的,今天才知道原来油茶也有那么多的知识,希望以后能多听听这样的课。”朝鲜蓟是西洞庭管理区现代农业的一大支柱产业,在朝鲜蓟播种、育苗、移栽、防病治虫期间,区老科协农业组的全体会员风雨无阻地巡回在田间地头,今年朝鲜蓟每亩增产200-300斤。

    二是依托园点户开展科技服务。桃源县老科协今年新建了3处示范基地,即:漆河镇华岩村1800亩油茶新造示范基地,架桥镇挖断岗村1500亩油茶低改示范基地,牛车河乡毛坪村200亩富硒红米粘丰产试验示范基地,使科技示范地域实现了由丘平区向深山区扩展延伸。鼎城区斗姆湖镇分会会员邓仁双,在千亩盘古山上垦荒栽果300亩,去年组建的种养协会发展会员4000多人,有7个区县农民参加。今年,他把美国的纽荷尔脐橙引进并进行改良,获得了成功。现千亩盘古山已成为果农的“绿色银行”。安乡县水生蔬菜一直是县老科协研发的重点科研项目,今年县老科协从武汉水生蔬菜研究所引进一批新品种,与安裕乡三嘴村共同建立170亩水生蔬菜科技园,栽种太空莲、鄂莲、茭白、荸荠等6个品种,现早、中熟品种已获丰收,亩平纯收入达6000元以上。临澧县老科协今年积极参与黄花鱼产业开发,成立了临澧县黄花鱼专业合作社,落实黄花鱼养殖水面4.5万多亩,占全县养殖水面的40.5%,乡镇老科协常务会长都当选为理事,养殖会员有150多人,投放鱼苗1000多万尾,其中县老科协出钱投放100多万尾,设立黄花鱼餐馆、专卖店和专卖柜,有力促进了全县黄花鱼养殖产业的发展。西湖管理区老科协会员龚陆生今年开发大西湖千亩特种水产基地,建精养鱼池1000亩,作为翘鱼的成品鱼养殖。

三是依靠经济实体再现科技服务效益。津市市老科协会员带头领办经济实体共32个,创产值1.678亿元,常年解决720多人就业。汉寿县老科协由会员创办、领办、协办的各类企业和经济实体达301家,年创经营产值3.5亿元,利税5000万元。澧县老科协柑橘分会会长张显芳推广柑橘大实蝇防治技术,使柑橘卖价上升了1-2成。石门县老科协会员周用春、周兴初等人利用山区山地多,土壤肥沃,气候适宜的优势,发展高粱订单生产。今年已试种15000亩,喜获丰收。他们计划用35年时间,把高粱发展成为石门县一项新的农业支柱产业。武陵区老科协理事周传家今年投资800多万元兴建了卧龙湾美食一条街,新增就业110多人。他所领办的7个企业至目前为止已解决社会就业450多人。

四是利用行业分会,发展经济产业链。全市老科协现已创建农、林、果、蔬、水产、养殖产业化分会21个,由会员组建和领办的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已发展到135个。石门县老科协依托白云乡柑橘专业合作社,筹资11万元办起了有机柑橘示范园200亩,帮助示范园购买家畜肥和桔饼肥,自制土农药,使结出的柑橘不仅外形美观,而且口感好,经国家权威部门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有机柑橘的标准,并颁发了“有机柑橘转换证”。桃源县老科协自2006年就开始攻关硒产业,县老科协理事、高级农艺师颜送贵,既是桃源县老科协果树产业分会的创办人,又是县老科协富硒产业分会会长, 他创办的桃源县果树联合会,其会员遍及521个县市共600余人; 领衔富硒农产品研究与开发,其技术推广到21个乡镇、220个村、18000多农户,所开发的18类、52种、92款富硒产品,年销售收入超过3亿元。成为桃源县的一大品牌。临澧县九里乡老科协理事、梅林果业公司董事长吴泽梅租赁流转荒山1万多亩种植杂柑,今年已大面积挂果,并带动周边农户发展杂柑2.2万亩。安乡县老科协常务理事雷家祥牵头组建的蔬菜专业合作联社,入社农户有3218个,蔬菜种植面积3万余亩,建育苗大棚316个,生态种植达到了提质增效的目的。汉寿县老科协各分会联系指导的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社达97个,这些合作社通过自由组合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五是及时为农民排忧解难。今年,澧县老科协澧澹街道分会400亩蔬菜基地近500万斤辣椒严重滞销,县老科协会长孟凡英、姚大曰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市场情况后,立即与石门县老科协会长周其桂联手,打通石门蔬菜销售市场,使农户每斤辣椒提升了0.3,为辣椒农户挽回损失150多万元.

四、抓科技创新,促进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

    近几年来,市老科协和各区县(市)老科协一直致力于组织会员开展科技创新和科技开发,为全市经济建设作贡献。桃源县老科协水利分会会员屈志成自主研发的多功能乳液项目,今年进入小试阶段。7月初,省老科协会长唐之享一行亲自到现场参观考察,并给予经费支持。汉寿县老科协一直积极带领和组织有特长、有技术、有能力的老科技工作者,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今年又获国家专利21项,开发新品种79项,增加经济效益11210万元。县工业分会曾昭富创办的湖南御景农林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先后获得国家专利11项,现有资产5000万元,年产值5200万元,上交税收246万元,其产品缝纫机台板、门片,先后获省、市科技博览会金奖、科技进步一等奖。武陵区老科协会员刘立基领办的大力建设机械厂从去年以来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6个实用新型专利。会员项官保今年新开发了大堤割草机,获市科技开发扶助资金。石门县老科协会员杨生志在多年的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出了沼气池气球形拱顶盖施工用支模沼气池球形拱顶的施工方法,先后在石门、安乡、临澧、汉寿等县建造成功,现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发文受理该项目的专利申请。

五、抓招商引资,助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各区县(市)老科协充分发挥会员们资历老、人缘好、关系广的优势,积极参与招商引资活动,为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作贡献。津市市老科协每年把招商引资工作当重点来抓。今年,由老科协会员牵头和参与的招商引资项目有8个,共引进资金2.3亿元。会长袁竹炮参与相关部门招商引进的湖南润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8000万元,在工业园区占地96亩,建设年产2000吨冷榨茶籽油及茶油副产品提取深加工生产线项目,项目今年10月竣工投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以上,上交税收1000万元。副会长谭先茂协助相关部门招商引进的“仕林有限公司”,新投资6000万元,对保河堤镇中南村现有食用菌厂房进行扩容提质。会员郭志森领办的湖南旺森农牧有限公司投资8000万元,占地190亩,年出栏商品猪8万头的现代化生猪养殖基地将于年底建成,年销售收入可达1.6亿元,并将带动周边150户农户发展生猪养殖。临澧县老科协会长王承荣引进联系的上海凯岭食品有限公司,年加工油茶2000吨的项目年底可建成。汉寿县老科协今年共组织会员先后引进30多个项目,引进资金3亿多元。聂家桥乡分会秘书长罗杉峰主动联系圣迪服装公司董事长陈玉,引资1亿元,在本乡创建常德市制衣行业最大的出口创汇基地,现首期已投入7000万元,年底可竣工投产,首批招工2000人。

六、抓维稳促和,彰显老科协工作正能量

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协助党委政府推动工作,确保一方平安,是老科协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今年全市老科协会员参与维稳促和、协调处理社会矛盾纠纷达1150起。津市市老科协先后组织老科协会员60多人次深入到企业,协助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就企业征地、住户拆迁、工程建设等热点问题进行协调,化解矛盾130多起。澧县老科协由村老科协活动小组搭台,开展空巢老人身心保健活动,建老人保健活动中心。车溪乡老科协理事聂启焕,把自家的院落建成了老人保健活动中心,免费供应茶水,免费提供阅报读书场所,免费听澧州大鼓、娱乐休闲。在他的善举感召下,该村在外打工的村民,自觉捐资10万元交给聂启焕具体策划改善村活动中心面貌,聂启焕利用这笔款办起了“车溪乡陶家村敬老帮困互助理事会”,为陶家村28060岁以上老人代缴了个人医疗保险金,并每人每年送慰问金100元。让老人们感受到了温暖和幸福。石门县老科协夹山镇分会针对部分家庭不和谐的现象,积极协助镇党委开展“创新社会管理,践行格言治家”活动,会长夏德松牵头组织成立了“治家格言”理事会,收集整理出“夹山治家格言”印刷2万多份,发到全镇各个机关、学校和农户,反响很好。该镇双龙村12岁儿童邱林洪学习《格言》后,将离婚数年的父母说服,破镜重圆。已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和称赞。

    七、抓自我保健,注重增强会员身心健康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老科协组织坚持以自然疗法、科学养生、科学保健为主的原则,采取抓讲座、抓交流、抓健身、抓订阅、抓体检、抓建档、抓评选等办法,有力地促进了自我保健活动的广泛开展,进一步增强了老科协组织的凝聚力。据9月份统计,全市老科协各级组织共建立自然疗法小分队300个,举办自然疗法培训班332次,参加自然疗法培训班的有16000多人,参加自然疗法和“312”经络锻炼的人数共达到13万人次,全市已有80%的老科协会员学会了两项以上自然疗法方式。

一是抓讲座。各级老科协组织组建的“中老年自我保健讲师团”坚持经常进机关、下农村、到社区举办讲座,向广大老科协会员及人民群众传授健康知识。市老科协重点委托卫生分会负责,由21位卫生分会老专家组成自然疗法专家组,分赴各地举办自然疗法讲座及培训班。526日至30日,市老科协在市第五人民医院举办了为期一周的家庭自然疗法骨干培训班,各区县(市)老科协、市直老科协各分会共派出60人参与集中培训,学习推拿按摩、艾灸、拔罐、刮痧、气功等,学员中有的行家还在班上相互交流了经验,有的学员主动交流单方验方,谈体会。津市、临澧、石门、汉寿等区县(市)在这方面都涌现了许多感人事例。

二是抓订阅。今年,全市各级老科协积极组织共征订省老科协自我保健中心创办的《中老年自我保健》期刊12384份。桃源县老科协订刊数达到1686份,鼎城区、武陵区、石门县、安乡县、澧县、汉寿县、临澧县老科协订刊数均已达到或超过1000。各区县(市)老科协还将自我保健知识惠及到了乡村,送到了农民手中。桃源县有的小区居民看了杂志后,特地到县老科协办公室,请求征订《中老年自我保健期刊》。

三是抓宣传。市老科协除了组织会员征订自我保健科普书籍外,还利用各种平台学习和宣传科普保健知识。一是在《常德市老科协通讯》专栏上以及各种会议上发出号召,要求全市老科协会员每天坚持收看北京卫视“养生堂”和中央科教频道“健康之路”等节目,以便会员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保健养生知识;二是发动各区县(市)老科协在各地的乡村橱窗栏里建自我保健知识专栏,把保健知识传递给每一位老百姓,让人人懂保健,人人会保健。

    四是推进“百岁健康村”试点,提高村民生活质量。2014年,全市老科协在总结过去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坚持把创建百岁健康示范村与村级老科协组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同步实施,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质量。目前,各区县(市)老科协已创建百岁健康示范村”140个,社会反响较好,涌现出像津市市保河堤镇中南村、桃源县老科协泥窝潭乡灵雨寺村、鼎城区老科协灌溪镇富贵坪村、石门县老科协楚江镇二天门村等先进单位。

五是开展自我保健评选活动。常德市老科协除了每年向省老科协自我保健中心推荐“健康之星”1名和“健康老人”2名外,还坚持每年评选出“健康之星”10名,“健康老人”10名,先进单位10个,以此推动全市老科协自我保健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总之,一年来,全市的老科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少数会员思想认识不够高,老有所为活动参与意识不够强,特别是缺乏自我保健科学养生的理念,等等。这些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大力宣传弘扬先进典型,用正能量去营造良好的老科协工作氛围,组织和带领广大老科技工作者做出新的贡献。

今年马上就要过去了,有些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争取年终总结时有个更好的结局。最近中南六省市老科协工作研讨会在岳阳市召开、接着省老科协又在永州新田县召开了全省老科协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对老科协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很多很具体的要求。按照省老科协提出的“五轮驱动”(农村老科协、企业老科协、学校老科协指高等院校老科协、社区老科协,机关老科协都要发展起来)、“五子登科”(科技服务、科技普及、科技咨询、科技研发、科技养生)的要求、对下一段的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一定要加强自身学习。特别是要认真组织学习好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文件。要坚持与时俱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同志们,当今社会日新月异,信息知识更新太快。因此,老科协会员一定要主动学习,了解最新的时事动态、科技动态,关注国家大事,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第二,一定要把保健康放在首位。认真搞好老科协会员自身的自我保健工作,让广大会员在保证身心健康的前提下快乐安享晚年,继续发挥余热。

第三,进一步加强老科协日常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重点是抓好各项工作的典型培育,树典型、做示范,推动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第四,一定要稳妥地办好“四合一”综合试点示范村,切忌一哄而起,搞形式主义。要按有关要求一项一项抓落实,不要只是挂个牌子,要实实在在抓出成效。

第五,要下大力注重科技创新,培养自己有特色的科技示范园点户,做到有看有听有成效,能看能听能推广,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在社会上真正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和引路作用。

第六,要积极稳妥地办好油茶开发、富硒降镉、生态农业等的试点,力求取得好的成果。与企业、与科技大户联姻,老科协负责为他们提供好技术指导,搞好科技服务,当好他们的参谋。

第七,要继续为常德市工业发展献计出力。工业是常德市的一个薄弱点,怎样带领老科技工作者在这方面发挥优势,为“工业兴常”作贡献,是我们要认真思考并付诸于行动的一件大事。我们要大力推广津市、汉寿、澧县、石门、武陵等地老科协的做法,争取全市在这方面有新的突破。

第八,要下大力加强基层组织的领导班子建设。发挥好基层老科协组织的作用,关键是选准配备好德高望重、组织能力强,有工作热情、能办事、肯办事、会办事的领导班子。以便更好地推动老科协工作。同时,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在发展会员队伍上,一定要注重发展那些身体健康、有热心、有热情且“老者能为”的老领导、老科技工作者和致富能人。对那些长期不参加活动的会员,可以采取重新登记的办法“吐故纳新”,切实提高老科协队伍的整体素质。

同志们,新的一年即将到来,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良好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热情,为“新常德新创业”作出新的贡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