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会员风采>详细内容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发布时间:2014-08-06 信息来源:常德市老科协高工分会 【字体: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庆祝建党93周年常德市市老科协高工分会巡礼

  在建党93周年前夕,笔者走进了一个群体。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个白发鹤颜却充满朝气的群体;一个退休多年仍在发光发热的群体;一个备受市委、市政府关注的群体。这就是由我市企业退休、具有高级专业职称的老同志组成的“常德市老科协企业退休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分会”(以下简称“高工分会”)。在这里,一群古稀、睿智的老年人,迎来了人生的晚睛,唱响了秋日的恋曲。

  精心搭平台

  我市企业退休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具有年龄高、人员多、分布广、思想活跃等特点。他们有的是五、六十年代从高校毕业分配到我市国有企业工作的;有的是服从组织调动从行政事业单位调入的;有的是为了支援三线建设,从沿海大城市调来的。他们都曾是企业的技术骨干与精英,为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奉献了青春、奉献了才智、奉献了毕生。但到他们年老退休后,原企业大多改制破产,加之因退休待遇偏低,心理有诸多的失落感和不平衡,怨气较多,多次上访。

  市委、市政府对这一群体高度关注与重视,于2008年6月组建了由企业退休高工组成、市经信委分管的市老科协高工分会。分会现有会员362名,平均年龄73岁。

  高工分会成立后,以“保健康、献余热、促和谐”为宗旨,通过真诚交心、诚挚交友、切实为会员们办实事、办好事,赢得了退休高工们的信赖。他们有想法找分会说,有困难找分会帮,有诉求找分会反映,深切地感受到了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大家亲切地将高工分会誉为“高工之家”。

  通过高工分会这个桥梁与纽带,搭起了市委、市政府联系退休高工、了解民生的平台;企退高工发挥技术、智力、经验优势献余热的平台;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和谐常德的平台。

  着力兴家园

  高工分会成立6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与关怀下,针对退休高工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做了大量工作,建立起了退休高工们温暖和熙的家园。

  1、开展献爱送暖活动,体现组织关怀。6年来,市委、市政府领导对企业退休高工群体始终高看一等、厚爱三分。市委、市政府领导每年都亲自探望他们,把党的温暖送到了他们的手中,融进了他们的心里。为解决高工们退休待遇偏低的问题,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倾听他们的苦衷与诉求,并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力给予了倾斜与照顾。

  高工分会一班人始终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走访会员,嘘寒问暖到家庭;二是坚持献爱送情,探望病人到医院;三是坚持慰问会员,重大节日必上门;四是坚持扶贫携弱,“两个救助”(大病医疗救助、临时生活困难救助)来解困。6年来,分会每年到医院及家庭探望病人有30余次,年慰问到家达近百人次,共救助250人次,救助金额达85万元,给予了退休高工们精神上极大地安慰与支持。

  1、原桃纺厂的一名退休高工居住外地,患恶性肺癌并转移,多次住院治疗花了几十万元,病人和家庭背负了沉重的包袱。分会得知她的情况后,多次电告慰问,鼓励她和病魔斗争。同时积极帮她争取大病医疗救助,并努力通过民政部门为其救助了6万元。原欣运集团的一名退休高工时年86岁,身患各种疾病,子女又不在身边,生病就找高工分会。有次他发病卧床后打电话给分会,分会及时派人到家里探望,见病情严重,将他背下楼送到医院,并为其办理住院手续,代缴住院费用,聘请陪护人员,使他得到了及时医治。他逢人便说:高工分会比我的亲人还亲。此后,他又两次住院直至病逝,分会都帮助料理,其子女知情后专程到分会道谢。

  2、组织参观考察活动,丰富老年生活。几年来,分会先后组织会员开展了领袖故乡红色游,重点工程考察游,健康娱乐休闲游等系列活动。分期分批到毛主席故居、林伯渠故居、丁玲故居、夹山寺、夷望溪、花岩溪、柳叶湖、太阳山、市城建规划馆、矮寨大桥、德山经济开发区等地参观考察,使会员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开阔了视野,充实了老年人精神生活。

  3、谋划建言献策活动,积极发挥余热。分会经常组织广大会员围绕企业发展、社区建设、煤矿农民工、低碳生活、创文明城市等课题广泛开展调研,找问题、提建议、献良策,每年收到会员建言献策的调研报告有30多篇。分会通过整理后送到有关部门,对这些部门制定方案、改进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4、推进健康科普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唯有体康健,方能夕阳红。分会每年坚持在会员中开展健康科普知识宣传,倡导科学养生,做到了“六个一”。即每年为会员免费订阅一份《中老年自我保健》杂志;赠送一本自我保健科普书籍;做一次健康检查;召开一次以上自我保健座谈会交流经验;评选一次健康之星;组织一次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健康休闲游。

  通过上述主题活动,营造了多姿多彩的“家”的氛围,提升了会员的生活品质,陶冶了会员的精神情操,使会员们深切感受到了“家”的和睦与温馨。高工分会也多次被省、市老科协评为“先进集体”。

  老骥映余辉

  高工分会是一个藏龙卧虎、人才济济的团队;也是一个能出成果、见效益的宝库。会员们年龄虽大,但老骥伏枥;虽已退休,但老有所为;身体欠佳,但乐于奉献。

  分会组织退休高工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中心、社会上的热点、难点问题,广泛、深入地展开调研,建言献策,取得了不菲的成绩。还有一些会员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耕耘不止,焕发着生命的活力。

  会员徐福祥撰写的《关于改进德山开发区公交车的建议》、金茂福撰写的《桃源县城周边水产养殖污染与生态环境保护及其对策》、雷北海撰写的《市直煤矿农民工突出问题及对策》、《学十八大精神,谈倡导文明赈酒新风》、吴万杰撰写的《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思考及其对策》、周子安撰写的《老国企“起死回生”之我见》、沈林海撰写的《舌尖上的中国说起》等调研报告,材料扎实、分析透彻、建言中肯、贴近现实,为政府部门作出科学决策、制定工作方案、落实改进措施发挥了参谋作用。

  会员毛湘丰坚持传帮带,培养科技人才,被评为“省优秀老科技工作者”。

  会员张进千利用其执业律师身份,免费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被评为“市法律援助先进个人“。《常德日报》、《湖南工人报》先后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2013年被评为常德市劳动模范,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会员王建民与老伴组建了“蓝天健身俱乐部”,长年坚持组织几百名中老年人跳健身舞,丰富了中老年人的生活。常德电视台以“老俩口和他们的健身舞”进行了专题报道。

  会员曾克武与他人合股引进凹版全自动电脑套印、彩印设备,创办了常德飞虹塑料彩印厂。该项目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轻重包装、深加工农场品包装,年创利税140万元,将推动我市包装行业上新的台阶。

  会员宋光明自主创业,创办了在省内专网通信设备行业居领先地位的“湖南德海通讯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研发了2项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分会多次组织人员到该企业调研,为其建设发展献计献策,并为其争取了科技发展资金。

  同时,分会与经信委分会合作,充分依托市老科协这个平台,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已为多个企业进行科技咨询和服务。

  莫道桑瑜晚,为霞尚满天。在党的生日到来之际,笔者欣喜地看到:在党和政府的关爱下、在常德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一群历经苍桑、洗尽铅华的企退高工们,正在绚烂的霞光里,圆着晚年的美好梦想。

   

  (市直高工分会 彭建辉)

   

分享到: